他的身份很多,全國人大十一屆一次會議代表,中國十大杰出青年農民,浙江農民企業家,武義更香茶葉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義更香有機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北京更香茶葉銷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而俞學文卻更愿意如此形容自己的身份——我是全國兩會人大代表中,“新型”農民的代表。他解釋這個名詞:農民出身,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
當選新代表后,俞學文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赴京之前,他挨村挨戶地走動、調研,他說:“我要把這七份議案全部帶到北京,帶到兩會上去,作為農民,我帶去的全部是關于農民的議案!”
“新型農民”靠文化技術和吃苦耐勞打下一片天地
在赴京的列車上,俞學文侃侃而談。從1995年揣著2000元前進京尋找茶葉市場到創辦“更香”茶葉公司,他靠的就是文化、技術、經營,和一份吃苦耐勞的精神。
說起“更香”茶葉的成就,俞學文滿是自豪。如今,“更香”茶葉種植基地達到2萬畝,遍布浙江各地,在廣西、云南、福建也有基地?,F在,在北京、河北、山東、內蒙等7個省市,已經開出了86家連鎖店。更香茶在北京尤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開了50多家更香茶葉專賣店。去年,公司國內銷售額達到2.8億,300噸茶葉供應國內市場。還有100噸茶葉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等地。
俞學文形容“更香”茶葉公司的發展好比一棵樹,枝葉伸展在城市,而根卻扎在農村,如今根扎得深,枝葉茂盛……從浙江武義一直到首都北京,更香茶一路飄香。
俞學文向記者透露,更香茶還要進軍杭州和上海市場,5年之內,爭取在全國開出800多家連鎖店。
農民代表始終關注農民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俞學文帶了7件議案,5條建議。
農民出身的他將目光聚焦于“農民”這一群體。如如何推動農民增收、交通事故中農民的賠償問題、農村教育問題、農村土地問題等。其中有一份建議就是關于如何推動新型農民的發展。
“我始終代表著農民,關注著農民,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等,都是我最關心的話題?!庇釋W文認為,為農民的命運牽掛,為農民兄弟代言,是自己義不容辭的“本分”。
“茶王”的心愿是帶大家一起致富
作為新型農民,俞學文有許多可貴之處。一直牢記著要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的初衷。
他認為,更香公司的有機茶戰略不僅是開發走俏市場的系列茶葉產品,也不單是完成前有市場后有基地的現代企業升級,而是要通過有機茶的開發銷售打造一條“市場+公司+承包人+農戶”的經濟循環鏈,讓更多的農民加入進來,依托“綠色產業”致富,帶動家鄉的經濟建設。
在基地發展過程中,俞學文最大限度保證了農民的利益。給予農民在承包合作條款方面優惠,并在未見任何效益前就投入資金支持,給農民吃了“定心丸”。幾年來,登門尋求合作的農民絡繹不絕。
從一個普通茶販成長為茶王,俞學文不僅用自己奉獻的情義溫暖了鄉親的心,也成功地實現了企業和農民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