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西坪茶商魏月德的賣茶生涯是從二十多年前肩挑茶葉到汕頭開始的,如今他擁有了28家茶葉專營店,把安溪茶賣到了全世界。魏月德說:“從肩挑茶擔賣茶到自創品牌,我們安溪的茶商見證了安溪茶產業的發展歷程。”
按安溪當地人的說法,感德人制出好茶,西坪人能把好茶賣出好價錢。經過了創業之初的擔茶叫賣,魏月德逐漸把安溪茶銷售到閩南三角、廣東等地,他卻發現,質量和口感都很好的鐵觀音,在外銷售的價格一直上不去,原因就在于安溪茶沒有名氣。
1992年,魏月德貸款1萬多元在村里舉辦茶王賽,這是安溪茶農首次獨資舉辦的茶王賽,引起了很大反響,引來了各地茶商和茶界專家;1996年他的茶王賽賽出的茶王,拍下了500克16萬元的天價。幾次茶王賽的舉辦,使鐵觀音茶聲名鵲起,魏月德也成為當地茶界名人。
“茶王賽”的競技性強,熱鬧,易出彩,宣傳效果好,通過茶王賽,我們安溪的茶商懂得了賽茶王、當茶王、賣茶王可以提高安溪茶的名氣和賣茶的效益,于是茶王賽就一年年繼承下來,茶鄉民俗與茶產品的推廣、營銷結合起來,”魏月德說。
幾年來,安溪茶商將鐵觀音賣出泉州,走向廣東,深入京城,在全國從南到北,舉行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茶王賽”,極大地提高了安溪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展了安溪茶的市場空間。
在走出去以后,安溪茶商開始了創品牌的經營之路,1992年魏月德以“魏蔭”作為品牌申請注冊,成為安溪縣私人注冊茶葉品牌第一人。
2000年安溪申報的“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成功,魏月德獲得“安溪鐵觀音”證明商標的使用權。幾年來,魏月德運用“魏蔭”品牌與“安溪鐵觀音”證明商標的組合使用策略,利用安溪鐵觀音的知名度,加大對自己品牌的宣傳,再次獲得了成功。
如今在安溪,像魏月德這樣走組合商標創品牌之路的茶市知名品牌已達59個。“西坪人會賣茶體現在三個‘最先’:最先弘揚安溪茶文化;最先把安溪茶傳播出去;最先創立品牌。隨著安溪茶業的興盛,我們安溪茶商的路也會越走越遠。”魏月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