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靈山縣平南鎮農民企業家、經紀人勞繁
在茶葉飄香的靈山縣平南鎮,勞繁的名字家喻戶曉。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農民企業家,而且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農村經紀人,遠近聞名的“茶葉經紀大王”,每年經他推銷的茶葉產品在200噸以上,為當地茶農帶來數百萬元的收入。他的桂靈茶廠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茶園面積200多畝,員工200多人的茶葉生產企業,輻射帶動1800多戶群眾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欽州市“青年星火帶頭人”、“經濟能人”、“優秀共產黨員”和廣西靈山縣“十佳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
引來蜜蜂百花香
1994年初,30出頭的勞繁謝絕了老板的高薪聘請回到了家鄉,此時的他在外闖蕩已經整整八個年頭了,對茶葉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環節了如指掌,他決心利用家鄉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發展茶葉產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然而,當時本地的茶葉生產由于市場開拓意識不強,局限于小打小鬧的小農經濟意識,種植品種大部分是“大路貨”,并且加工工藝落后,泡出來的茶水黃濁苦澀,被戲稱為“老茶婆”,市場整體競爭力不強,茶農的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每公斤茶青只能賣2-3元,甚至不少茶農都懶得采摘。
本地的茶青沒人要,外地廠家“吃不飽”,看到這樣的情形,勞繁很快產生一個念頭:做一名茶葉經紀人。說干就干,他利用在廣東和浙江等地打工時認識茶葉老板多的優勢,積極向他們推介靈山茶葉,并積極幫助其組織貨源,這樣一來,曾經大量滯銷的靈山茶葉經過廣東和浙江等地的茶葉企業深加工之后,變成了“皇帝女”,身價倍增,讓本地茶葉廠家笑逐顏開。煙墩鎮鴻茗茶廠的黃老板高興的說:“我生產了那么多年的茶葉,一直都是在本地賣,價格越賣越低,現在勞繁幫忙把半成品賣到廣東,價格比成品還高!”一時間,勞繁成了靈山茶葉加工廠家的“紅人”,連手機號碼也成了“熱線電話”,每天都響個不停。
花香滿園蜂自來
在做好茶葉經紀人的同時,他也積極發展自己的實業。早在1994年他就承包了村里的30畝水田種植“福云六號”茶葉,并創辦了平南鎮第一家茶葉加工廠。為了讓更多的群眾發展茶葉種植走上富裕的道路,也為了滿足茶廠生產的需要,勞繁積極引導群眾種植茶葉。他一方面通過動員茶農更新品種,另一方面免費給愿意種茶的村民提供優質茶苗,并給茶農們賒銷農藥、肥料等,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手把手地帶他們種茶。平南鎮桃禾村村民梁其數在勞繁的熱心幫助下種了13畝“福云6號”茶葉,年純收入3萬多元,成為了村里種茶小康致富戶的典型。梁其數逢人就說:“我們家的生活變得這么好,都是勞繁的功勞呀!”
2003年6月,勞繁成功注冊“桂靈”牌商標,他的桂靈茶廠成為了靈山縣第一家注冊商標的茶葉生產私營企業。他先后投資120多萬元更新了干茶制作加工設備,并引進了“水靈一號”、“浙江龍井”等5個新品種,將100多萬株的茶苗無償提供給農戶,并經常抽空到茶園指導茶農進行護理,從源頭上確保了茶葉的質量。為了使群眾安心發展茶葉生產,勞繁保證以每公斤4元以上的優惠價格保價收購茶青,這使得群眾吃上了“定心丸”,種茶熱情空前高漲。2004年4月,在廣西第四屆“桂茶杯”茶葉評比活動中,勞繁的“靈山螺茶”獲得特等獎,“白雪香茶”和“靈山毛尖”雙雙獲得一等獎,桂靈茶廠很快就打開了廣東等地市場,各地的訂貨單紛飛而至。浙江一位經銷茶葉的老板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是勞繁跑過來賣茶葉,現在是我們跑過去買茶葉,現在靈山茶葉身價高了!
在勞繁的帶動和影響下,平南鎮乃至靈山縣的茶葉生產實現了從量到質的轉變,全縣“名優特”新品種4萬畝,建有加工企業40多家,創立知名茶葉品牌6個,年總產值達8000多萬元,使茶葉真正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