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雄,就讀于四川農業大學茶學系的在校大學生,在近日學校舉辦的第四屆制茶比賽中拔得頭籌,成為一等獎獲得者。
評委老師在評價陳智雄制作的茶葉時指出,在所有參賽選手中,雖然陳智雄的茶葉外形算不上最好,但外形與內質的綜合得分很高,比較醇和。
今年才開始學制茶
十個決賽選手中,陳智雄是9號。比賽開始時,他心里一點底都沒有。因為就在今年春茶采摘時,陳智雄才第一次接觸到制茶的機器,用他的話說:“以前學的都是理論,今年才開始真正動手制茶。”不過,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陳智雄表現得非常沉著。
選葉,茶青,揉捻,烘焙,提香……陳智雄一步一步,認真、冷靜地做下來。面對高溫的炒鍋,面對當空的艷陽,他額頭上的汗水越來越多,有同學拿出紙巾小心地為他擦拭,而他則全神貫注地小心揉捻簸箕中的茶葉。手掌虎口向上,用恰到好處的力量向上推,一次又一次,反復來回。
“手工制茶容不得做假,需要一步一步來。”陳智雄告訴記者,他今年大三,像茶學系的其他師兄師姐一樣,剛剛開始學習手工制茶。“開始學習的時候,班里的同學都非常認真,有的甚至熬夜在廠內、實驗室內學習手工制茶。我算不上技藝最好的,這次參加比賽,主要是想知道自己處于什么水平。”陳智雄謙虛地說。
最想做茶葉營銷
出乎意料的是,陳智雄拔得了頭籌,拿下了唯一一個一等獎。比賽結束時,他恍若置身夢中,興奮地告訴記者:“非常意外,難以想象我竟然拿了一等獎!”
陳智雄有一雙布滿老繭的手,上面沒有燙傷的痕跡,只有隆起的發黃的干繭,他說:“這雙手夠‘硬’,因為繭子多,學習手工做茶時,倒也從來沒被燙過。” 這點讓陳智雄尤為自豪。學習手工制茶雖然辛苦,但陳智雄認為,作為茶學系的科班生,理應掌握手工制茶。
不過,提及將來就業是否會選擇在手工做茶方面發展時,這位在校大學生毫不猶豫地告訴記者:“不會,我最想做的是茶葉營銷。學習手工做茶,最終目得是為了讓自己更加了解茶葉,只有親手去制作,才能確切地知道各種茶葉的特性,才能真正品鑒茶葉的優劣,為以后從事茶葉營銷打下基礎。”
在陳智雄看來,當前,全國茶業面臨的問題在營銷,推動“茶為國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愿意成為這條長路上的一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