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寺僧約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間(1465-1521年)宜興湖父金沙寺僧人。“僧閑靜有致,與陶缸甕者處”,用缸泥澄練,捏成砂壺,“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僧人沒有留下姓名,《陽羨茗壺系》“創始”篇把他列為紫砂壺的創始人。自從供春學了他的造壺技藝后,始為流傳。
供春亦名龔春、龔供春,明正德至嘉靖年間(1506-1566年)宜興人。本是四川參政吳頤山的家僮。頤山曾讀書金沙寺中,供春給使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用細土摶壞,指掠內外,指螺紋隱約可見;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現節腠,視以辨真。制品古樸風雅,傳器樹癭壺,極造型之美,被稱為茗具中逸品。
歐子明明嘉靖至萬歷年間宜興人,是宜興燒制歐窯較為成功的名藝人。制品玲瓏精巧,渾樸而妍態。作品有花盆、水盂、盤、碗、洗和佛像等,“尤以洗類為多”。由于他對彩釉貢獻甚大,故中國著名“歐窯”由此而得名。
董翰號后溪,明萬歷年間宜興人,是最先創造菱花式的制壺藝人,已殫工巧。
趙梁明萬歷年間宜興人,也有傳為趙良的,他的作品中多提梁式。
元暢明萬歷年間宜興人,也有傳為元錫或袁暢的。無傳器款章,未足敦是。
時朋明萬歷年間宜興人,朋一作鵬,時大彬之父。與董翰、趙梁、元暢四人,被譽為 “紫砂四名家”。
時大彬時朋之子,別號少山,明萬歷至清順治五年宜興人。他初仿供春,喜作大壺,后善制小壺,耳目一新,壺藝傳至大彬始蔚然大觀,推其正宗。其制法,陶土之內親以罔砂。居“壺家妙手三大”首位。吳梅鼎品評,稱其典重,所傳弟子甚眾,皆知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