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人,畢業于 云南民族大學,”九懿茶莊“莊主”。
關于楊天法,這是最具概括性的介紹。和其知名度相比,楊天法的九懿茶莊的位置有些不起眼,坐落于一條并不是很熱鬧的街上,門面也并不是很大,乍一看實在不怎么起眼。但就是這么一座茶莊,卻吸引了眾多慕名前來的茶客。或許,他們也和我一樣,只是想來聽聽楊天法這個大學畢業后就做茶的普洱人說說他心中的茶吧。
和時下午關于普洱的眾說紛紜的新理論、新觀點相比,楊天法關于普洱茶的娓娓道來,平和、公平,毫無偏激之詞,這多少讓我覺得有些意外。不是嗎?要知道,他才剛剛從學校里出來不久,應該多少有些慷慨激昂才是啊。聽了我的評論,這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 笑了笑,說話依舊不緊不慢,邏輯思維毫不亂。就這樣,一邊品茶,一邊聽楊天法介紹,片刻的功夫,對于普洱的傳統和現代已經有了個清晰的輪廓。
從楊天法的介紹中,我了解到,傳統的普洱查去滓喬木。采用茶果栽培方法,自然生長,以篩青方式,通過自然法酵晾化而成。而現代普洱茶采用的是半喬木、灌木或高產的速生密植新品種,通過微生物和水熱作用制作而成。目前,現代意義上的普洱茶約占市場的80%。但是,現代的普洱制作廠家采用的原料十分復雜,圈外人是很難分出究竟的。有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就算是做生茶,茶葉也并不是用來曬青,而是用來烘干。還有些廠家,通過調味拼配,制成一些帶有荷香、樟香味的茶來。
“沒有規范,沒有標準,使得現在的普洱茶看起來有些五花八門。”楊天法有些感慨蒂說。看來,做茶也真的和做人一樣 ,要作出真正地道的好茶,是要靠做茶人的良心和品德的。
現在,楊天法已和 兩百多戶茶農簽了協議,受原料茶,自己加工,生產的茶葉目前大部分被臺灣人收購。他告訴我們,在他的茶餅上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印,生態茶的,野生古樹茶的,等等,什么樣的東西買什么樣價,絲毫不差。“做生意首先要圖個心安吧。”楊天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