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先后任大理寺評事、福建路轉運使、三司使等職,并曾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端明殿學士出任開封、泉州、杭州知府。故人稱蔡端明,卒后謚忠惠。
蔡襄是宋代茶史上一個重要的人物。 宋代最著名的為龍鳳茶,有“始于丁謂,成于蔡襄”之說。開始時,一斤八餅,后來,慶歷年間,蔡襄任福建轉運使時,開始改造成小團,一斤有二十餅,名曰“上品龍茶”。其珍貴程度,歐陽修已有生動的敘述。
蔡襄的另一個杰出之作,是撰寫了《茶錄》。其文雖不長,但自成系統。全書分為兩篇,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上篇中對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盞、點茶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在下篇中,對制茶用具和烹茶用具的選擇,均有獨到的見解。值得注意的是,全書各條均是圍繞著“斗試”這一內容的,其上篇各條,與下篇各條均成一一對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因而,《茶錄》應是一部重要的茶藝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