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坦洋工夫”產地,福安白云山下的社口——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位從事茶樹育種、栽培科研、管理與教育近50年的已故老專家——郭元超。
郭元超,1925年5月出生于莆田城郊。1949年考入福建農學院園藝系學習,1953年分配到省茶研究所工作,曾任茶樹栽培試驗組組長、室主任、副所長;1958年兼任原福安專區茶校教務主任。1963年派往緬甸援助考察茶葉生產。1965年和1968年分別兩次任副團長往非洲馬里共和國援助該國試種茶葉與茶葉農場的選址與規劃設計等。1988年退休。
50年的辛勤耕耘,碩果累累。先后主持國家或部省級重點課題20多項,榮獲10多項科技成果獎,研究涉及茶栽培、育種、生物學、生態學等內容。主持與參加全國性的品種研究與活動。1978年選育國優良種“福云7號”、“福云8號”、“福云23號”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90年“茶樹品種資源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高香優質烏龍茶新品種丹桂的先育與推廣”獲2000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后到省內外五十多個重點產茶縣市區考察,征集保存200多份種質資源,編著我國第一部《茶樹品種志》,編著《茶樹栽培與茶葉初制》,獲省科普圖書二等獎,發表論文100多篇。多次調查野生大茶樹,發掘了稀有品種奇曲、肖綺。主持建成全國第一座茶品種資源圃,由他選育福云系列品種在全國13個產茶省市安家落戶,推廣面積5.3萬公頃,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78年省先進科技工作者,享受省級勞模待遇,1965年和1968年兩次圓滿完成援外任務,受到受援國及其鄰國的好評,為祖國贏得榮譽。生前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選為省政協四屆、五屆、六屆委員會委員、曾擔任福建茶葉學會理事、省農科院學術委員會等學術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