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忽然接到廣東林榮坤先生的電話,說他剛剛參加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三屆醫院院長大會,想見面聊幾句,筆者欣然應邀前往。
業內很多人都知道,林先生在廣東番禺開有一家很有名的番穗茶莊,藏有很多陳年普洱茶。由于出身中醫世家,自小跟精通醫術的父母學醫,林先生熟諳中醫醫術,加上對茶的不斷探索,用茶與中草藥配方,治病救人有一手絕活。由于看病不收費,對素不相識前來求醫的患者都慷慨解囊,送醫送藥不收一分錢,在當地有“茶俠”之稱號。
結識林先生是在去年10月馬幫進京的時候,那是在茶緣茶城普洱源茶莊,《普洱茶尋源》的作者葉羽晴川正巧在此,他神秘兮兮地對我說:“我請你見一個‘神人’,他帶來了一塊茶膏。”茶膏!說實在的,只是知道北京故宮有清代的茶膏樣品,魯迅家存有那時的茶膏,圖片見過,還真沒有見過實物。隨葉羽來到茶莊一層的茶幾旁,見了林先生,交換名片后他便從包里拿出了一塊普洱茶膏。這是一塊看上去像被風化了的褐色小石頭,約一塊水果糖那么大,身上有不少蜂窩洞,局部表面發亮,有斷層痕跡。林先生小心翼翼地端來一個直徑約10厘米的淺湯盆,倒入七分滿的開水后,把茶膏投入其中。這時,奇跡發生了:小小的茶膏掀起了一層層激浪,不同方向翻滾的浪花相互撞擊構成一幅又一幅奇特的“景觀”,褐色的觸角向四周擺動著延伸,在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現在分析起來,那也許是因為茶膏表面蜂窩洞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對熱水的吸收條件不同而導致茶膏局部溶解速度不同吧!吸收條件好的局部,自然水分子活躍,高速運動掀起浪花就不足為奇了。這次見到林先生,我又有幸嘗了一杯用普洱茶膏泡的茶湯,感覺味道很平和。說來也巧,赴約前感覺有些胃痛,真是咬著牙喝下這杯茶膏湯的,可過了一會兒,胃反而感覺舒服了。因為知道林先生懂醫,也就問起茶膏的功用。林說普洱茶膏過去在宮廷里一般作為藥用,治療肚脹什么的。他還說,胃痛,熟普洱茶水加蜂蜜涼了以后喝,連喝三天以后就會好。對于此方,過后請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吉軍分析,吉教授說,由于經過發酵,熟普洱茶性溫和,蜂蜜也是溫補的,此方用于寒癥引發的胃痛是正確的。
事實上,古時候中醫把茶作為藥來飲用,現在,茶的藥理作用和保健功效已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陳年普洱茶具有明顯的降脂降糖作用也逐步被大眾所認識。林先生認為普洱茶更能體現出中庸之道,茶性不偏不倚,既能暖胃又能清腸利便,所以老少皆宜。喝其他茶都利尿,唯獨普洱茶能通經脈,特別是年份長的,更能發汗、走經脈。他把普洱茶的作用歸納為三通一平,通即為通氣道(呼吸系統)、通血道(循環系統)、通谷道(排泄系統)。平即為人體三道暢通,體內機能自然平衡。“得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膽囊炎的人,肯定沒怎么喝普洱茶。現在城市人營養過剩、空氣污染嚴重、加上缺少運動調整,導致三道不暢,體內機能失衡,一定要喝普洱茶來清除體內的****才會健康。‘一日三杯茶,不用請醫家’就是這個道理。”林先生做了個形象的比喻:自身的抵抗力好,體內沒有****,外界干擾也不怕,等于一只老鼠進了一個房子,沒有一點垃圾可以藏身,它就只能跑出去了。
“陳年普洱茶對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只要堅持三個月引用老茶,會有明顯的降糖作用。”林先生曾經遇到一位糖尿病患者,談及苦于餐后血糖高于18,眼下有個外科手術無法施行,因為醫生說術后傷口難以愈合。林先生為其開了一個藥方——普洱茶加兩味中藥,服用一周之后,餐后血糖降了下來,控制在6-8之間,患者順利地進行了手術。“是什么幫助我們降伏糖尿病?我走遍大江南北,遍尋良方,最終在藏茶紅景天、云南普洱茶及多種中藥材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利用紅景天能解決心臟缺氧的問題,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足夠的精神與動力;利用陳年普洱茶溶解血脂的功能可為患者正本清源;再利用菩陀藤,可使紅血球高的降下來、白血球低的升上去,如此搭配真乃珠聯璧合,君臣雙道。”
林先生大力推介普洱茶,并不排斥其他茶。“一個茶人,不能只研究一種茶,要什么茶都研究。無論是綠茶、紅茶還是黑茶,每種茶都有各自的長處。茶是個大概念,中國只有一個茶,變化萬千皆是茶。”他主張科學飲茶,泡茶時要掌握好茶的投入量和水溫。他說,有人喜喝釅茶,其實并不一定好,茶太多一來浪費,二來會傷胃。潮汕一帶人過去喜喝過熱的茶,那里的食道癌發病率就較高。因此,喝茶也要有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