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高中畢業后下鄉,78年上調到桐廬縣茶廠擔任技術工人。后在茶葉專家、高級農藝師的直接傳授指導下,創建了“盧氏茶苑”,直接參與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主要成果如下:
一、積極開展科研,不斷開發茶葉新品
1、研制“盧苑銀劍”茶獲得成功(縣科委計劃項目99A217主要承擔者)。該茶自1998年以來曾連續三年在中國國際茶博會上先后獲“中國文化名茶”金獎和蟬聯“國際名茶”金獎,并連續二屆獲“浙江省優質農產品”銀獎、“杭州市優質農產品”金獎,2002年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2003年被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綠茶類金獎等。現該茶年產銷量已達5000余公斤。
2、提高農產品的“含金量”
①對“雪水云綠”茶新工藝的研究,提升了茶質,較好地解決了香平味淡欠甘之不足。該茶在1999年中國國際茶博會上獲“國際名茶”金獎(總分名列第三、特授予金獎中的第一等獎最高獎)
②提升“龍井”茶品位的研究,經反復實踐,改善了本地產龍井茶制作工藝上的不足,打造了錢塘龍井的品牌,于2002年3月被國家授予盧苑牌龍井茶(錢塘區)原產地域保護標志使用證書,2003年被復申合格。
二、科學管理企業,建立有機茶生產基地,帶領茶農走效益農業之路
1、企業按“公司+基地+農戶+連鎖企業+消費群體”的產業化經濟發展模式,根據市場經濟的動態需求變化,對不同階層的不同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比例份額,從而提高了生產經營效率。現企業充分發揮桐廬縣域自然生態環境優勢,致力于生產生態有機茶。現已建立有機茶基地3個,面積達1500畝。基地施用菜餅、焦泥灰、發酵肥,8月份茶園中耕翻入草肥等,通過半割修剪法達到防蟲目的。公司連帶農戶1400余戶,較好地解決了茶農“賣茶難”的后顧之憂,年增收益80余萬元。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已在上海、北京、杭州、舟山、臺州等地建立連鎖企業10家。今年擴大產品營銷量已超過7500公斤。
2、強化企業產品和管理的“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城為本,廣結茶緣,不斷提高企業知名度。企業對主要產品均制訂產品執行標準,并給予申報,生產上認真實施產品質量保證體系。目前公司正在申報ISO9000質量體系論證工作,與此同時注冊企業“盧苑”牌商標和產品“盧苑銀劍”、“南宋貢茶”商標,及包裝相關的商貿碼等。從而能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企業已連續三年被縣技術監督局授予“產品質量信得過單位”和“購物放心店”稱號。2003年被縣技術監督局評為“縣質量管理先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