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九十四歲高齡的張天福先生,一生從事茶葉教育、生產、科研和茶文化工作,對發展中國茶葉事業作出了非同尋常的貢獻,在海內外茶葉界享有崇高聲譽,《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把他列為中國現代十大茶葉專家之一。
結茶為侶
張天福出生福州名醫之家,青年時矢志興茶報國,違背父母讓他學醫之命,毅然選修冷門的農科茶業專業。
自一九三二年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以來,張天福在茶葉界傾注心血,奉獻才智,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從一九三五年起,他創辦福建第一所茶葉學校和茶業改良場,首任校長兼場長;創辦福建示范茶廠及全國第一個茶葉研究所,任廠長、所長;創辦崇安縣立初級茶業職業學校,兼任校長;首次分別從日本和法國引進制茶機械。一九五六年,他創建福建省茶葉學會,任第一屆理事長,至今仍任名譽會長。
七十多年來,張天福的足跡遍及八閩乃至中國著名茶區,言傳身教,推廣茶葉科技,為中國茶葉生產、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成為福建省現代茶葉科研與教育的先驅者。
倡導茶禮
中國是禮儀之邦,傳統禮儀中包含著豐富的茶文化內容,如以茶敬客、以茶聯誼、以茶為祭、以茶為禮等,茶是東方文明的重要象征。
張天福說:“茶,不僅是一種飲品、一個產業或者單純的經濟領域問題,茶的內涵豐富,以茶的品質特性、品茗意境、社會功能,結合當前社會實際,可以進而悟出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內涵哲理,教化大眾。這就是我主張‘中國茶禮’的本意。”
獨尊國飲
張天福一直認為“茶是最好的飲料”。他說,茶集解渴、保健、怡情、社交于一身,是其他飲料難以比擬的,二十一世紀茶葉將在世界飲料市場上占主導地位。時下有一種“回歸自然”之說,飲茶本身就是一種飲品方面的回歸。茶是萬病之藥,它的各種有價值的成分已得到科學的證實。適量的飲茶,有益健康長壽,百益而無一害,應為“國飲”。張天福指出,凡炎黃子孫都應懷著民族自豪感,把歷史悠久而又豐富多彩的中國茶文化發揚光大。
張天福每日都離不開茶,數十年如一日。如今,臨近期頤之年的他仍耳聰目明、思維清晰、精神矍鑠。為推進中國茶葉事業的發展,他也經常出現在各種茶葉科研、評鑒活動現場。張天福說:“茶就是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