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茶,大多是從懂得欣賞茶之淡淡苦澀而開始,隨著時間流逝愈發對其產生某種難以割舍的依戀。談到和茶的緣分,張富如透露,他從小對茶就有著濃厚的興趣。“老家有茶園,家里從種茶、采茶,到買茶、賣茶都做。長大一點后,我也會去家里的茶園把茶采下來,再經過炒制,磨研、烘干等工序之后,就成了現在人們外面買的綠茶,要喝茉莉花茶,那就需要在綠茶基礎上再加工。”采茶的工作需要起得很早,而加工茶只能放在晚上進行,“加工茶總要把茶炒到很軟的程度,然后用大型的專業研磨機研磨到很細,才能保證茶葉的品質和口感,有時采茶都是上百斤,晚上總要熬到很晚,甚至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堅持了一段時間,張富如覺得單純依賴自家茶園,產量還是不夠,不如拓寬渠道把“量”提上去,“要找人代加工,前提必須到達一定的斤數,自己家采的茶葉不夠數量的時候,就要從農民那里收購茶葉。”手中囤積大量茶葉后的張富如開始嘗試茶葉經營,“開始掙幾塊錢,但能掙到錢就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之后越來越專注,生意也就越做越大。”
現在,張富如有自己的普洱茶品牌富益春,名字好聽,茶味更醇正。“在云南,當地人從事普洱茶樹種植,我經常就會到西雙版納等地按時收貨,加工成成品后,注上自己的產品標識,很有成就感。”目前,天津有不少張富如的連鎖店,作為天津福建茶業商會常務副會長,他會經常和在津的福建茶商共同探討茶葉銷售的前景與未來。
“1997年,我從福建來到天津,本來是抱著考察的心態,卻深深愛上了這個充滿濃濃人情味的城市,天津人好,城市也好,我就選擇留在這里,把我喜愛的事業做得更大。”張富如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