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忘鄉親
葉石生創業成功,事業有成,一直不忘家鄉建設,不忘桑梓情。多年來,為家鄉修建村道、橋梁、學校等公益事業共捐資30余萬元;今年他又帶頭捐款5萬元,還發動旅外經商鄉親捐資設立教育獎學金,為扶助家鄉發展教育事業出力。
生在茶鄉,種過茶葉,辦過茶廠的原福建壽寧斜灘茶廠廠長葉石生,1993年在上海設立經營部,創辦“集茗軒”茶莊。他以山里人的膽識闖蕩上海灘,闖出了一條適應市場的經營之道。
10年來,葉石生在上海的茶葉生意越做越紅火。1996年他創辦的滬上第一家茶葉批發市場成為上海茶葉流通行業的“龍頭”。至今他已相繼辦起大統路、恒大、隆生等多家茶葉批發市場,銷量占全上海茶葉銷售量的一半以上。
壽寧縣斜灘鎮錢塘村剛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的陳章賢,收到上海大統路茶葉市場總經理葉石生托人捎來的助學款1000元,全家人對這個素不相識的好心人濟困助學的善舉感激不盡。
因母親去世,葉石生返鄉奔喪。聽說斜灘中心小學內大操場長期沙土、凹凸不平、雨天泥濘,給全校1500多名學生上體育課、進行課外活動等造成不便,鑒于資金不足,鋪設這2000多平方米水泥操場的工程遲遲無法動工。他辦完喪事,在愛心的驅使下,親自給學校送去了1萬元的贊助費,又發動旅外鄉賢幫助,不久使學校這一狀況得以徹底改變。
石生心系桑梓、支教助學的義舉不勝枚舉。去年8月,斜灘鎮南澳村有個貧困烈士子女因母親貧病交加,面臨上不了大學的窘境。遠在千里之外的葉石生從筆者電話中得知此事,毫不猶豫地表示關愛,沒過幾天他便和堂弟葉石林立即給這個寒門女生雪中送炭,寄去了1500元的助學款。在電話里葉石生風趣地說:“我也是窮孩子出身,窮人的孩子能上大學,是我們同鄉的光彩,我該出手時就要出手。”這句擲地有聲的豪言印證了他常說的“會做生意首先要會作人”。
致富不忘國防
這一天,雛鷹離窩,兒子遠行,作為父母免不了牽掛。但一想是融入到部隊的大家庭,又放心了許多。他相信兒子能安心服役,讓父母放心,讓地方政府放心。葉石生希望兒子在部隊得到鍛煉成長,積極建功立業。他說:“兒子入伍也是我們全家的宿愿——能為祖國國防效力,做一份貢獻,為祖國分憂。一人參軍,全家光榮,我感到無比的榮耀。”
“多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從一個山村農民,走到上海大都市經商、創業,從一間小小的茶莊發展到現在擁有148間店面,建筑面積達8000平方米,年銷量達4.5億(銷量占上海一半以上)的上海大統路茶葉批發市場,并控股上海恒大、隆生茶葉市場、三葉眼睛市場、國色天香文化娛樂有限公司。今年還參建上海國飛集團在永興地塊,擬投資9000萬元,成為華東一流的集茶葉交易、茶文化交流于一體的茶城。幾年來市場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厚愛,先后被評為福建在滬企業先進單位,上海市文明市場,我也被推選為福建寧德市上海商會副會長、福建壽寧上海商會會長,以及福建壽寧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在事業蓬勃發展時候,我深深感到強大、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才有我們事業發展的基礎,國防是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2003年7月我兒子葉樹榮剛從學校畢業,本來可以成為我的好助手,為公司發展出力,但經過深思決定把兒子送到部隊鍛煉。于是經常給他講致富思源,民無軍不寧,國無防不安,國家安危,匹夫有責的道理,從思想上首先入伍。11月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送兒子報名參軍,為國防建設出力。我以身作則,帶個好頭,才能鼓勵、支持更多企業家送子女參軍報效祖國。”這是葉石生在去年歡送新兵儀式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