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為綠茶有防蛀牙的好處就讓這么小的孩子飲茶”,“喝茶也講究陰陽”。上周五晚上,在市區“半壁江山”婺州講壇,中國茶藝師之父周文棠教授給金華茶友上了一堂生動的品茶課。
世間萬物皆陰陽調和,喝茶也講究陰陽茶是好東西,飲茶的益處,老百姓隨口就能說出一大堆,如醒腦清腸、減肥養生等。可是,茶所起的好作用都是在相對的環境下。周教授說:“不同體質、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所喝的茶應該不同。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懂得飲茶,懂得養生的人。”
到底選擇飲何種茶對自己的身體有益?周教授說:“世間萬物皆陰陽調和,喝茶也是一樣的道理。”針對綠茶偏寒、紅茶性溫的特點,他提了以下建議:女性體質相對較虛,宜飲紅茶;男性在30歲之前,氣血較旺,宜飲綠茶,而到了四五十歲后,體質呈下降趨勢,應當飲紅茶;六七十歲的年紀,無論男女,可以喝一些性溫的茶,像放了幾年的紅茶或幾十年的普洱,對身體的氣血都起到溫補的作用,延年益壽。
但是,茶偏寒或偏溫的屬性不是從一而終的,它會隨著存放年數的長久發生變化,比如存放了50年的綠茶,它的屬性就由寒轉溫了。對于全國各地的好茶,茶友們會感覺無從選擇,周教授就建議:“喝茶還是選本地的茶葉好,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些外地的茶葉往往會讓人水土不服。”
這些喝茶注意點,你應該知道周教授還特意關注了兒童這個群體,“七八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飲少許的淡茶,綠茶里有種特殊的成分,能在牙齒上形成牙膜,幫助孩子防止蛀牙”。
“既然孩子喝淡淡的綠茶能對牙齒起保護作用,那兩三歲的小孩是否也可以喝一點?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糖類的東西感到很新鮮,是最容易引起蛀牙的時候。”一位從事兒童健康的醫生在會上問道。周教授的建議是,這類孩子不宜飲茶,但可以用茶漱口。“不能因為綠茶有防蛀牙的好處就讓這么小的孩子飲茶,綠茶會帶走大量的蛋白質,而蛋白質正是孩子身體成長的重要元素。即使大齡孩子,也要少喝且喝淡茶。”
“我母親一直有喝茶的習慣,她很愛喝,但是她的胃不好,醫院檢查的結果說她胃酸過多,這樣的情況,她還可以喝茶嗎?”現場一名年輕女子問道。這個問題,周教授的回答很肯定:“我從內心勸告你媽媽,在胃沒有調理好之前,千萬不要喝茶。綠茶具有清腸道的功能,胃不好的人,喝茶對胃的刺激會更嚴重。”
另外,周教授還和茶友們分享了清明前茶和清明后茶的區分寶典,最關鍵的就是看茶芽,芽越大越是明前茶,這類茶通常是一年中的頭一批,到第二批茶芽時,芽葉明顯小很多。由于明后茶普遍用過農藥的緣故,讓明前茶顯得彌足珍貴,價格由此更高。
茶樓同時舉辦了紅茶品鑒會,品的就是長于浙中第一高山東白山、由和品茶葉有限公司出品的紅茶。
說起本地產的紅茶,周教授感慨地表示,很多人認為中國的茶文化主要指綠茶,其實不然,“紅茶的發源地就在中國,在光緒年間,紅茶種子被帶至全球各地,從此發芽成長。”周教授解釋,“由此,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西方人體形比較胖,他們仍愛喝紅茶,而我們中國人體形瘦,依舊偏愛喝綠茶,按道理來說,胖的人應多喝綠茶排脂肪,瘦的人應喝紅茶溫氣血。”
不管是飲紅茶還是綠茶,茶都是作為一種養生飲品,讓人的心靜下來。“我就喜歡泡杯茶在桌上,然后看看書,這種感覺特別舒服。”一位從事汽車銷售的茶友說。
如今與茶有關的文化已不單單局限在它的營養、藥理層面,還延伸至茶藝、茶道上。“現在的生活水平,讓我們不僅有喝茶養生的概念,還有鑒賞茶藝的審美需求。茶藝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好的茶藝可以泡出好茶。像臺灣的茶藝,他們很注重茶器,在器具方面要比大陸豐富講究許多。”周文棠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