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獨具神秘保健功效以及收藏保值力的安化黑茶逐漸占據大眾視眼,成為名符其實的湘茶明星。中博會后,安化黑茶人氣一度高漲,受到各界的熱切關注。23日,中國文化報、中國貿易報等多家知名媒體就安化黑茶現象,采訪了本屆中博會指定專用接待茶、安化黑茶領導品牌怡清源茶業董事長簡伯華。
茶為國飲,茶產業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記者:近年來安化黑茶廣受消費者歡迎,怡清源作為安化黑茶的領導品牌,您能談談安化黑茶嗎?
簡伯華:1.就政治因素而言,安化黑茶是政治產品、宗教產品、也是民族團結產品。安化黑茶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一直作為邊銷茶供邊疆人民飲用;抗戰時期,安化茶馬古道又作為抗戰運輸道。2.就茶文化而言,茶是國飲。茶產業是綠色文化產業,歷史上雖然幾經變故,依然經久不衰,它們代表了中國民族元素,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茶有“三性”:人性、雅性、品性。以茶待客、三孝六禮,是人性;修身養性、怡情表志,是雅性;愛茶之人,多為愛國之人,是品性。
市場是戰場,產品是武器。
記者:1996年,怡清源正式成立。您著手創辦綠色茶產業,發展文化是落地點嗎?
簡伯華:首先,我個人對文化有濃厚喜好,茶文化是茶的靈魂。但是,做市場畢竟不等同于做文化。茶文化要落地,市場產業化才是王道,先建市場再建文化,讓文化反過來促進市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92年我下定決心搞市場,96年在長沙正式創業,從商場、到商超、再到現在的互聯網,先搞市場拓網絡,再建茶場拓基地。步步為營,在市場的攀爬滾打中成就怡清源品牌。2001年,茶文化藝術團成立,作為怡清源對外宣傳的窗口,藝術團將茶文化和湖湘文化融入表演,受到大家的肯定。前不久獲得“工人先鋒號”的榮譽,這在全國是唯一的。
記者:您能具體談談建立市場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嗎?
簡伯華:“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搞市場是個艱辛繁復的過程。第一,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第二,與時俱進、創新變革,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又引領需求;第三,終端很重要。怡清源的第一個終端進駐是百貨商場,當時百貨商場競爭相當激烈,通過層層談判,怡清源以“做茶葉中的五星級”承諾最終取得當時長沙最大商場阿波羅的茶葉專柜專屬權。改革開放后,怡清源與時俱進,進駐家潤多超市,成立當時長沙第一個茶葉高端專賣店。互聯網時代,緊抓機遇,又開創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市場,一定要“看準、看遠、堅持”。
把握話語權,國際要與我們接軌記者:說到把握話語權,最近茶葉農殘事件引發的國標混戰,您是怎么看的?
簡伯華:第一,中國是茶葉之祖,對于某些“中國茶葉要與國際接軌”的言論,我表示相當憤慨。1842年鴉片戰爭,英國掠奪中國茶葉,并不表示能搶走中國兩千多年的茶道精髓,關于如何種茶、制茶、品茶等專業性問題,國際應該要與我們接軌;第二,關于農殘超標事件,首先我想信息發布者并沒有考慮到是否會造成產業傷害,是否會給湖南800萬茶農、中國一億茶農帶來巨大損失。去年的柑橘事件完全是個先例。其次,就農殘標準來說,有農殘不等于超標,而且農殘不溶于水。所有農副產品中,茶葉可以算是最安全的。第三,就重新搶回話語權,目前我也在思考,思考我們民族企業究竟該如何做?這兩年的中國奶粉事件,實際上暗示了外國企業已經把握中國奶粉市場定價權,棄食品安全不顧,奶粉民族企業等于自殺。這無疑也給所有國內民族企業敲一警鐘。
中國黑茶紅火世界茶葉新時代記者:安化黑茶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簡伯華:安化黑茶的春天已經到來。中國已經錯過工業革命的機會,安化黑茶不能重蹈覆轍。第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文化也能會隨之流行,孔子學院等的建立,越來越多的人能讀懂中國文化,這也意味著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第二,目前,多方對安化黑茶的支持。包括政府資金政策支持、戰略風投、營銷策劃公司等文化力量的注入、以及醫藥、美食、生物等相關專家的參與研究。第三,怡清源今年三大活動:張紀中執導安化黑茶大戲《菊花醉》、中國社科院號召的“重走茶葉之路”系列活動、湖南衛視即將拍攝安化黑茶電視劇《古道茶香》,將進一步推動安化黑茶紅火時代的到來。
記者:關于安化黑茶的保護,您怎么看?
簡伯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怡清源野針王、黑玫瑰、野尖黑茶都已經注冊國家商標。同時,安化黑茶的健康發展,還需各界的共同努力,媒體的宣傳很重要。所以,希望媒體朋友們不僅僅是宣傳怡清源,更要宣傳安化黑茶,中國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