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做好“交學費”的準備。眾所周知,壺小水深,為玩壺“交學費”是每個玩壺的人必須經歷的,幾乎無人例外。如果你首次接觸紫砂壺,請你不要把過多的注意力去研究泥料和壺的各個部分是否搭配到位,你應該學會檢查壺的基本做工,從幾十元的低檔壺玩起。你不懂壺的時候,只需要知道你買的是什么泥料的壺,至于壺的造型是否符合傳統要求,是否美觀,嘴把是否配合協調等等,這是你自己的喜好問題,更是高手們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了。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也許有的“高手”的審美觀還不如你呢。讓新手去評判壺的美觀協調問題,就好比還沒學會走,就想學跑。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審美觀來選擇壺的造型,除非泥料把握不準時找找身邊的高手幫忙。
第二,少掏腰包多學習。建議你最好多在身邊的實體店親自把玩各種檔次的壺,感受一下各種檔次的壺到底有哪些異同。總之就是多聽,多看,多問,多思考,少掏腰包!多聽、多看就是要有海納百川的求學態度;多思考就是不能因為自己相信誰,就堅信他的觀點一定正確,某人有玩壺經驗,與他對紫砂壺、紫砂現狀的能否有正確的認識好像并不是一定的。多動腦筋思考,不要被高手們牽著鼻子走。紫砂知識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對紫砂壺的評判標準也是爭議頗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希望大家能在玩壺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玩壺標準,對高手們的觀點不要無條件接受,因為多數的觀點都是陳詞濫調,人云亦云而已,很多觀點符合以前的現實,但與丁山這里目前實際情況大相徑庭了。比如很多所謂的玩壺高手們要求新手們選壺的時候忌諱的“三山不平”,但那些人卻不懂得有些壺為了壺形的美觀,必須“三山不平”。
第三,學會換位思考。買壺就應該時刻鉆研壺商的心態。時時刻刻想到“換位思考”,不僅對大家買東西有所幫助,對大家為人處世都是很有幫助的,我是堅持這種觀點的。只要你能把自己當作賣家,你就能很輕易看穿某些賣家騙人的小把戲。比如市場參考價幾千元的壺就幾十元包郵給你?家藏了幾十年的珍稀好泥,只拿出來做一把四五十元的壺包郵給你?沒人會相信。
第四,買壺之前不要光看信用度多高。因為現在淘寶紫砂行業被“一元拍”折騰得不需要信用也一定可以賣壺。所以,先研究信用度是如何積累起來的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就是買壺之前先看人。有的朋友買壺上當了,大罵某某工藝師是個水貨,某某工藝師的壺簡直就是爐渣,堂主卻不以為然。堂主認為,任何工藝師做同一個壺,都不可能每把都好,反之,即使一二十元的低檔壺,也能從矮子里面挑將軍。也就是說,無論什么檔次的壺,需要壺商精心挑選然后發貨,所以,如果你買壺上當了,千萬別罵工藝師,應該罵賣壺給你的壺商,你說呢?
第五,看圖評壺要小心。經常網上買壺的朋友都知道,圖片是可以蒙人的。拍攝技術好的人,能把垃圾壺拍的非常漂亮,非常搶眼;拍攝技術不好的人,也能把高檔好壺拍成“狗屎”,哈哈,堂主這兩年親身體驗,絕非駭人聽聞地胡說。。說實在話,看圖片買壺就如同去婚介所看女人藝術照選媳婦一樣危險,所以無論你買什么,先看清楚賣家的為人就行了。有人看到圖片上那些顆粒清晰的壺,就以為有砂就一定是真紫砂,其實大錯特錯。如果你想專業一點的態度來看泥料,堂主給你兩個建議,1、每次看泥料,請把壺拿到室外太陽下細看。室內會受到光線影響,不可能看到壺的真實顆粒顏色的。2、買一個10倍以上的放大鏡。
第六,買壺目的要明確。你買壺一定要知道自己買了是用來干什么的,不要盲目盲從。除卻各地區差異導致的價格差異,一般的紫砂壺都有檔次之分,一分錢一分貨。若是買來日常家用,摔了不十分心痛,100元以內就不錯;若是邊喝茶,邊養壺玩玩,那么100-1000元之間就足夠(真正的全手工壺除外);若是收藏,那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三五百元以上的壺上面。所以對不同檔次的壺,你的標準應該要有所不同。怎么能夠總是用收藏級別的審核標準來買衡量實用性的壺呢?若都這樣,那誰敢賣中低檔壺啊?都去搶名家大師的壺去了。
第七,玩高檔壺一定要“自私”。朋友多了,就拿差壺出來喝茶。收藏級的好壺只能自己把玩。否則人多手雜,隨便磕破一點皮毛,你可能會后悔一輩子。
第八,不要過多關注藝人的國家職稱以及證書。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泥料和做工上面。我一直認為,只有做工和泥料都不錯的壺,才是流芳百世的好壺,仍然值得收藏。至于誰做的,不需要去管,你需要考慮的是性價比。雖然名人的壺一般都不會差,因為如果你是名人,你會找差的工手代工么?你會找差的泥料敗壞自己名聲么?肯定不會。但不可否認,某些名人壺的價值與價格脫鉤嚴重。比如王大師的這個壺賣8000,那個壺賣20000,周大師這個壺賣9200,另一個壺賣16000,還有xxx那個壺賣100萬,這個壺賣10萬……你若不承認價值與價格脫鉤,那你怎么解釋這種現象?
第九,玩壺要虛懷若谷,觀點不能太固執。謙虛使人進步,切莫不懂裝懂。不懂裝懂的人實在太多,尤其是論壇上,很多人剛玩了幾天壺,就敢對著壺的圖片噼里啪啦發表一通長篇大論,讓人覺得他們好像“玩壺專家”一樣。我們在網上賣壺,最怕的就是半懂不懂卻又喜歡裝行家的客戶,這些客戶一般都不愿意接受“批評”,他們不僅對紫砂壺選擇要求近乎于苛刻,要充分滿足他的所有“好壺標準”。而且還必須要便宜,又我就碰到過,一把幾十元的壺,一會責怪我的泥料不是黃龍山的上等泥料,一會說壺的造型看著不舒服,一會又說出水雖然有力,但似乎不是一條標準的圓柱線!聽起來說得頭頭是道,解釋半天人家聽不進去,認定我是辯解,頭痛啊!
第十,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若您又想好泥,又想好工,又想很便宜拿到,這種可能性極低。當有人給你如此介紹產品,讓你揀大便宜的時候,你反而更要小心了!事實上好多在網上參與一元競拍的朋友都是本著“揀便宜,撞運氣”的思想為指導,他們到處亂拍,隨便一個壺,他們出到一二十元就罷手,希望最后成交的人就是自己,讓我覺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