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認為南方(包括南京人)言語中吃喝不分,"喝茶"也可講成"吃茶".其實南京人說這兩個詞組時還是有細微差別的:"喝茶"一般是指飲茶,"吃茶"就含有飲茶帶吃點心。
因此,過去南京的茶館也便有兩類:一類是僅只泡茶續水;另一類除茶水之外,還供應點心,甚至營業重心放在包子、面條等吃食上面。 南京四郊鄉間小茶館多是前者,僅是喝茶。而大多數市區內的茶館屬于后者,應算是"吃茶"范疇。
"吃茶"前后吃的食品更有幾個類別:一種是可以充饑的食品,面條、包子、燒餅等等都是,可算是正式"點心".另一種吃了只是為了香口、解饞的零食,南京人謂之"搭嘴",瓜子、花生屬這一類。還有介乎上述兩種之間的第三類,既可果腹也能解饞,老南京給它一個專用詞匯:"茶點".茶點多種多樣,有茶干、茶蛋、茶糕、切片、寸金糖、綠豆糕、栗子糕、豌豆糕等等,反映出南京人"吃茶"的品味多種,內容豐富。這些茶點有的是茶館自制在堂上賣,一如包子、面條,還有的是提籃的小商販在茶桌間穿行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