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春天的德昂族山寨,第一撥酸茶正在晾曬,當我們喝下第一口茶,細細品味之后不禁贊嘆。3月1日,被譽為“酸茶之鄉”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三臺山德昂族鄉春光明媚。行走在中緬邊境的青山綠水間,我們感覺空氣里都是甜滋味。
“竹筍炒雞蛋是我們德昂族的特色菜,以前雞蛋少,所以才把竹筍炒在里面。現在吃這道菜,我們反而更喜歡吃竹筍了。其實,生活變好了,吃什么心里都是甜蜜蜜的。”三臺山鄉出冬瓜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趙臘退看著眼前一桌子豐盛的德昂特色菜樂呵呵地介紹。
三臺山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德昂族人口4390人,是全鄉人口的61%,占全國德昂族總人口22%,出冬瓜村是德昂族核心保護區。走進出冬瓜村,村寨依山而建,干欄式“四檐出水”的“穿斗房”散落村寨。
“現在的日子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村里的“80后”,趙臘退回憶說,以前吃穿住行都讓他發愁。“小時候沒鞋子穿,每天上學前都要先背著竹筒去山上挑水,光著腳在山上跑,腳底板都是老繭,現在真是樣樣都好了。”
2009年,趙臘退把自家的“穿斗房”改造成農家樂,同時保留建筑風貌。“現在每年的毛收入差不多10萬元。”來到趙臘退家的小院里,院子中間曬滿德昂族特色酸茶,樹上伸手可得的小果子下鍋一炒就是一道美味佳肴。“酸茶是德昂族的特色飲品,制作手藝必須得傳承下去。”身為酸茶制作州級首席技師的趙臘退說,雖然酸茶制作工序復雜,但他還是堅持每年都制作。另外一件讓他高興的事情是越來越多的外地朋友喜歡喝酸茶了,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酸茶產業做大。
說起現在最關心的事,趙臘退說當然是在保護好德昂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利用這些特色資源帶動村里群眾一起發展鄉村旅游,一同致富。2018年12月,趙臘退推出農家樂“升級版”:德昂族風情民宿客棧“上上居”。“它不僅具有民族風情,還融入了一些現代時尚的元素,為前來旅游、采風的游客提供住宿,也為當地德昂族鄉親們發展鄉村旅游做示范。”
在趙臘退的帶動下,村里陸陸續續又建起了4家民宿。德昂族傳統織錦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趙玉月家就是其中之一。“現在民宿做起來了,日子真的比以前好過了!”趙玉月介紹,春節期間,從昆明來旅游的一家三口和他們一起過年,大家都感到很開心。趙玉月在結賬時還給他們打了大大的折扣。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保護德昂族歷史文化、傳承民族優秀傳統,三臺山鄉于2007年建立中國德昂族博物館,共收藏德昂族文物200多件,鮮活地記錄了德昂族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我們希望德昂族兄弟姐妹永遠不要忘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博物館解說員張潔冰告訴我們。(記者:劉蓉,熊燕,儲東華,來源:云南網)
注: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與茶健康 茶葉的知識 茶葉分類 飲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歷史 茶葉百科 飲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