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鄉是臺灣最早推廣茶葉栽培的地方,所產的龍潭包種茶是全臺之冠,也是日治時期臺灣主要產茶區,雖然光復后茶市場一度衰竭,但在政府大力推動復興政策后,龍潭茶恢復活絡的狀態。民國七十二年(公元1983年)當時的省主席李登輝先生將龍潭包種茶命名為“龍泉茶”。
臺灣龍潭鄉地勢高亢平坦,海拔在300~400公尺之間,龍潭鄉境內多平緩丘陵地,全年氣候溫暖多雨,每日清晨和黃昏都有一層薄霧籠罩,茶葉生長經此濕氣滋潤,所制成的茶葉品質醇厚,香氣怡人,大部份土質為強酸性的臺地磚紅土,最適合栽種茶樹,逐漸發展成臺灣主要產茶區之一。龍潭包種茶曾于1982年榮獲全省機采優良包種茶比賽冠軍,民國1983年更獲李登輝總統先生(當時任省主席)命名龍潭鄉所產的茶葉為“龍泉茶”。
近年來由當地鄉公所、農會配合有關單位,大力推廣改進茶葉產制品質,并將鄉內四處茶園規劃成為本省最具特色及規模的觀光茶園,觀光茶園主要位于三林及高原村,以銅鑼圈觀光茶園及三林觀光茶園分布最廣。有機會到龍潭觀光茶園,除了享受原始的大自然茶園風光外,再來一杯“龍泉茶”,輕輕地啜飲一口,她的芬芳,她的甘醇,那種懷古幽情的享受,將使您立即忘卻人間的煩惱。"龍泉茶"由于受地理位置及氣候的影響,茶的產量因為管理技術的更新而不斷提高。
臺灣龍潭鄉位于思茅區西南部,因地下暗河從山腳涌出,形成天然湖泊(龍潭湖)而得名。東南與六順鄉相連,西與思茅港鎮接壤,北與景谷縣、云仙鄉隔江相望。龍潭鄉位居桃園丘陵臺地最南端,地勢較高,地形也較復雜,大體可分為丘陵區(銅鑼圈臺地及店子湖臺地),及平原地區(龍潭臺地)兩大部分。
丘陵地形的龍潭,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屬石灰巖地帶,最高海拔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平均海拔1403.5米,氣候溫度適中,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最低溫度3℃,年平均降雨量為1524毫米。地質由下部礪石與上層的紅土組成,獨特的紅土酸性土壤因排水良好、有豐富的鐵質,加上龍潭地區氣候多霧多雨,構成種植茶樹最佳的地方。因為四季皆產、茶園區密集,龍潭茶園因此出眾。
龍潭鄉出產的包種茶享譽全省,茶區分布廣闊。共規劃四處觀光茶園,開放參觀、品茗及采購,除了享受享受的優美風光外,并了解龍潭的茶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