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大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國家一級評茶師陳漢良走進三明市大田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廳,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講座——大田美人茶“三貴”文化專題講座。
此次講座由大田縣農業農村局、縣融媒體中心、文聯聯合舉辦,進一步推廣大田美人茶“三貴”品牌宣傳,集中資源打造大田美人茶“區城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引領大田縣美人茶產業品牌化發展。
大田美人茶“三貴”特質指的是一貴“出身”:陽坡凈地,蟬茶一味天成;二貴“姿色”:五顏六香,神似仙女飛天;三貴“品位”:情竇初開,甘柔醇綿如蜜。
現場,陳漢良以其豐富的茶文化知識和對茶的獨到見解,圍繞大田茶產業發展展開詳細講解,并對美人茶的“三貴”特質展開詳細解讀,吸引了來自大田縣的多家茶企、攝影家、作家、記者編輯等100余人前來聆聽。
一貴“出身”:陽坡凈地,蟬茶一味天成。大田是“中國高山茶之鄉”,境內多山,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重巒疊嶂,云霧繚繞,光照適宜,是高品質茶葉種植的理想之地。
大田美人茶擇高山陽坡凈地而立,天地精氣凝聚、土壤疏松肥沃,陽崖陰木,盡吸龍脂,縱享天地之力、自然之愛。金萱、軟枝烏龍、金牡丹、金觀音、鐵觀音等大田美人茶品種在此繁盛生長,天生麗質,與眾不同。
美人茶“蜜香”之韻,源自于小綠葉蟬(又稱浮塵子)叮咬(叮咬后水解酶的作用和茶樹本身的自愈功能,可增加茶葉單萜類及醇類等芬芳物質;蟬的叮咬程度越高,茶的果香蜜味越濃)。大田美人茶生長的“向陽背風”之處,藏風聚氣、溫暖濕潤,得天獨厚的環境使小綠葉蟬易于繁殖生長、勤于叮咬。小綠葉蟬與茶的嫩芽、嫩葉完美結合、天然交融,造就大田美人茶更加濃厚的“蜜香”“幽香”特質,“蟬茶一味”渾然天成。
為使小綠葉蟬與茶樹相融共生,美人茶園必須保持純凈無污染,不施任何農藥、化肥和除草劑,而是有機肥栽培、物理方法防治,培植出的茶葉芽頭肥壯、葉質柔軟、茸毛甚多、形態優美,以“天然、有機、安全”彰顯其尊貴的品質。
二貴“姿色”:五顏六香,神似仙女飛天。大田美人茶制作工藝在六大茶類中最繁雜、最講究,須手工采摘“一芽一、二葉”之嫩茶,經“萎凋→涼青→做青(搖青←→涼青)→發酵→殺青→回潤→揉捻→烘干”等工序精制。
干茶茶身自然卷縮、緊致成條,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呈明亮鮮艷的白、青、褐、紅、黃五色相間,也稱為“五色茶”,神韻美若敦煌壁畫中身穿五彩斑斕羽衣的飛天仙女。
美人茶發酵度為60%-80%,是半發酵青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不會產生任何生菁味,不苦不澀,散發著“六香”交織的輕柔風韻,即“果香”(烏龍茶制作工藝即有果香)“蜜香”(茶青經小綠葉蟬叮咬是特殊蜜香味的來源)“花香”(做青工藝產生的香氣)“甜香”(茶氨酸含量高及發酵工序產生的香氣)“嫩香”(一芽一、二葉新鮮柔軟,制茶及時,帶有嬌艷欲滴、花季少女般的嫩香)“幽香”(大田山澗云霧,山高水細纏綿,制出的茶葉獨有一種幽遠綿長的地域幽香),沁人心脾。
三貴“品位”:情竇初開,甘柔醇綿如蜜。大田美人茶葉質肥厚,茶葉內含物質多,耐泡十足(可連泡10次以上)。當沸水入瓷杯,葉芽舒展,旋轉飛沉,一如少女翩躚起舞,姿態極其優美動人。所沖泡出的茶湯,呈現明亮清澈的琥珀色、橙黃色,盡顯嬌羞、清純的氣質,似絕色女子的誘人美感。滋味兼具烏龍茶的清雅、普洱茶的醇厚(回潤工藝所致),茶湯入喉之際,甘柔醇綿,潤滑爽口,純純的、蜜蜜的、甜甜的,如蜜如瀾,仿佛初戀少女情懷的芳醇。
飲后一股清甜芳香氣息縈繞兩頰,徐徐生津,令人回味綿長。大田美人茶還有多種喝法,如在熱茶中添加一兩滴白蘭地,味道便如香檳一般,稱為香檳烏龍;亦可加入水果酒調制成雞尾酒;因有天然蜂蜜之芳香,加入鮮奶,即成蜂蜜奶茶。除了熱沖、添加泡,美人茶也可冷飲,冷泡的美人茶湯,澄黃透亮,讓人沉醉的蜜韻緩緩釋放,是一種更耐人尋味的“情竇初開之芬芳”。
近年來,大田縣大力發展大田美人茶品牌,推陳出新、獨樹一幟造就大田美人茶風味獨具、超凡脫俗的高貴品質。
陳漢良表示,他對大田美人茶發展充滿信心,鼓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茶企增強信心,希望本土作家、攝影家及編輯記者把焦點對準大田美人茶,深度挖掘大田美人茶文化,運用新媒體方式將大田美人茶向全國推廣;在茶旅融合方面下大功夫,進一步圍繞美人茶做文章,講好大田美人茶故事,以美人茶為產業推動大田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資料來源于:海西大田、大田融媒)
來源:海西大田、大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