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茶葉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的特點越來越廣泛地受到人們的青睞,使茶普及為世界性的飲料。我國不僅茶樹品種豐富,而且茶類齊全,為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近幾年來,我國茶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茶葉行業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出口企業無論在資本投入、設備更新改造、質量監控、清潔化生產、現代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其茶葉生產能力和倉儲水平已經居于世界領先水平,推進了我國茶葉出口的穩定增長。
一、我國茶葉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07年我國茶葉出口近29萬t,同比略增;出口金額首次突破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我國茶葉出口量僅以幾千噸的差距而屈居世界第三。2008年1-10月,我國茶葉出口25.27萬t,同比增長6.49%;出口金額5.8億美元,增長17.5%;均價2296美元/t,同比上升10.34%,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綠茶出口l9.35萬t,金額4.19億美元,均價2170美元/t,同比分別增長5.45%、20.51%和l4.29%。
1.我國各茶類出口情況(2008年1~10月)
(1)紅茶。出口紅茶3.16萬t,金額4838萬美元,均價1530美元/t,同比分別增長32.09%、43.77%和8.84%。
(2)烏龍茶。出口烏龍茶1.82萬t,同比略微增長;金額5091萬美元,同比增長9.96%;均價2799美元/t,增長9.78%。
(3)花茶。花茶出口量為5653t,同比下降8.71%;金額2796萬美元,增長7.96%;均價4947美元/t,上升183%。
(4)普洱茶。出口量為371It,同比數量下降30.93%;金額近3300萬美元,同比下降15.4_4%;平均單價889l美元/t,同比增長22-43%。
2.我國茶葉對世界主要出口市場出口情況(2008年1-1O月)
(1)摩洛哥。我國對摩洛哥出El綠茶4.57萬t,金額近1.1億美元,均價2397美元/t,同比數量基本持平,金額、均價分別增長20%和21%。自2005年以來,我國對摩洛哥茶葉出口量一直保持在5萬t以上。
(2)日本。我國對Et本出VI茶葉1.78萬t,同比數量下降15%;金額4677萬美元,同比下降8%;均價2627美元/t,增長9%。其中,出VI綠茶5013t,同比下降22.44%;出口烏龍茶1.11萬t,同比下降14.7%;出口普洱茶462t,同比增長l3%。
(3)歐盟。我國對歐盟(27國)出口茶葉1.64萬t,同比略微上升;金額5494萬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綠茶1.15萬t,同比下降7.03%,出口金額3629萬美元,同比增長13.66%;出口紅茶3363t,金額102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和40%;出口特種茶1621t,金額84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9%和140%。
(4)美國。我國對美國茶葉出口量1.79萬t,金額3699萬美元,均價2070美元/t,同比分別增長11.11%、14.89%和3.41%。其中,出口綠茶6122t,金額1204萬美元,均價1967美元/t,同比數量、金額分別下降21.66%和19%,均價增長3.3%;出VI紅茶8386t,金額1077萬美元,均價1285美元/t,數量和金額均列我國紅茶出口市場的第1位;出口烏龍茶2676t,金額711萬多美元。
(5)俄羅斯。我國對俄羅斯出口茶葉1.44萬t,同比數量下降1.46%;出口金額3004萬美元,同比增長13%;均價2083美元/t,同比上升14.66%。其中,出口綠茶8788t,同比增長10.85%;出口金額1884萬美元。
二、國際市場行情
2007年世界茶葉貿易量157萬t,主要以紅茶為主,綠茶在全球茶葉貿易中占20%。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綠茶出口國,其次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亞。2007年世界茶葉產量379.5萬t。中國茶葉產量占世界茶葉總產量的31%,位居世界第一;其余為:印度占25%、肯尼亞占10%、斯里蘭卡占8%、土耳其占5%、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各占4%。2007年世界綠茶產量111萬t,中國綠茶產量占世界綠茶總產量的78%;日本綠茶產量9.95萬t,占9.0%;越南6.6萬t,占5.9%;印度尼西亞3.47萬t,占3.1%;中國臺灣1.68萬t,占1.5%;印度1.09萬t,占1.0%;斯里蘭卡3520t;其他國家和地區為547t。
1.主要茶葉進口國茶葉貿易情況
俄羅斯、英國、埃及、美國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五大茶葉進口國,其貿易量占世界茶葉貿易量的41%。其中,俄羅斯年進口茶葉17萬t,列世界第一;英國16萬t;巴基斯坦11萬t;美國10萬t;埃及8萬t。2.主要茶葉生產國茶葉貿易情況。
(1)肯尼亞。2007年肯尼亞出口茶葉34.4萬t,出口創匯6.86億美元,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巴基斯坦是肯尼亞茶葉最大的出口市場,數量達8萬t。其次,對埃及出VI茶葉
6.7萬t、對英國出口5.9萬t、對阿富汗出口2.9萬t、對蘇丹出口2.5萬t、對阿聯酋出口1.4萬t。
(2)斯里蘭卡。2007年斯里蘭卡出口茶葉29.43萬t,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金額9.6億美元。其中對俄羅斯出口4.76萬t、對阿聯酋出口4.4萬t、對伊朗出口3.2萬t、對敘利亞出口2.7萬t、對土耳其出口1.5萬t。
(3)印度。2007年印度出口茶葉15.38萬t。其中對獨聯體出口4.4萬t、對阿聯酋出口2-4萬t、對英國出口1.4萬t、對伊拉克出口1.1萬t。
(4)越南。2007年越南出口茶葉11萬t。其中對巴基斯坦出口2.2萬t、對中國臺灣出口1.9萬t、對中國大陸出口1.5萬t、對俄羅斯出口近1.1萬t。
(5)印度尼西亞。2007年印度尼西亞出口茶葉8.4萬t。其中,出口紅茶7.3萬t、綠茶1.1萬t。對英國出口1.1萬t、對巴基斯坦出口1.1萬t、對俄羅斯出口1萬t、對馬來西亞出口9265t、對美國出口7729t、對德國出口6113t。
(6)阿根廷。2007年阿根廷出口茶葉7.4萬t。其中對美國出口4.1萬t、對智利出口1.1萬t、對英國出口4855t、對荷蘭出口3836t、對德國出口3801t。
三、幾點思考
1.受產品缺乏創新、市場競爭力弱和國際市場貿易環境的影響,我國茶葉出口難以維持快速增長勢頭我國茶葉出口經歷了幾年的快速增長后,茶產業中存在的一些固有問題逐漸顯現,并對茶葉出口發展形成了抑制瓶頸,加之近年來貿易大環境的影響,我國茶葉出口難以維持快速增長勢頭。一是我國茶葉企業生產規模普遍較小,茶產品多銷往經濟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附加值低;二是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茶葉農殘檢測標準指標多、變化快;三是國際茶業界和多數茶葉消費者對中國各茶類產品總體上缺乏了解,對中國茶產業發展和進步沒有新的概念和印象,了解到的信息不乏有媒體的負面報道;四是受我國茶葉生產成本增加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傮w來說,我國出口茶葉加工沿襲傳統工藝,產品創新滯后,同質競爭劇烈,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弱,行業效益低,是典型的自產自銷小農經營集合體。盡管目前我國茶葉出口量價齊增,但由于同業的競爭和國際市場環境的諸多影響,企業出口茶葉已無利潤可言,嚴重影響了我國茶葉企業的生產和投入,導致我國茶產業后勁不足,拓展乏力。
2.我國茶葉出口企業間的競爭已趨向競爭和自律的方向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雖處于初級階段,相關法律與政策還不盡完善,但我國茶葉出口企業間的競爭已開始走出不計成本的惡性競爭,趨于競爭、聯合、規范、自律的方向發展。成熟的市場經濟需要自由競爭,但同樣也需要企業間聯合自律,成功的企業家具備較強的全局觀念和戰略眼光,不會放過每一個可能盈利的機會。
3.茶科技研發和產品創新已成為拓展國際市場的緊迫任務首先,要開展優質、抗病蟲與特異茶樹新品種的研究和選育工作,像肯尼亞茶園一樣不使用農藥;二是開展化學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控制技術,茶葉中有害物質檢測技術,以及茶園土壤養分診斷與平衡施肥的研究;三是開展新型茶加工工藝的研究,研制不同風味和功能的茶葉新產品,如低咖啡堿茶、降糖茶、降壓茶等;四是加強茶天然產物的利用研究,開發以茶天然產物為主體成分的終端產品,開拓茶葉新用途。
另外,要根據各茶類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宣傳和市場開拓。對于綠茶,要充分利用和引導國際上關于飲綠茶更有益于健康的研究成果,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促進綠茶消費。對烏龍茶和普洱茶等茶類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要進行宣傳和推廣,以擴大中國各茶類的知名度影響力。中國紅茶雖然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但中國“滇紅”、“祁紅”等優質紅茶在國際上還是有知名度的,要重點研究世界主要紅茶市場消費者的口味和飲茶習慣,幫助企業拓展歐美、中東和獨聯體等國家和地區的茶葉市場。
4.要借助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力量。支持茶葉龍頭企業的發展,共同培育有影響力的品牌龍頭企業須加快產品自主創新、發展茶葉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茶葉附加值,有針對性地拓展國際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要完善有機茶園建設,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通過茶廠茶園一體化,提高產品質量。企業推行產品標準化,向安全、優質、高效的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以適應國際大市場競爭的需要。
5.搭建中國國際茶葉展示固定平臺,促使我國茶葉國際貿易渠道通暢建立國際茶葉交易市場,改變我國茶葉交易方式,實現現貨交易與期貨、拍賣、信用、綜合采購交易等方式的結合,為我國茶葉企業提供現代化的交易平臺,解決我國茶葉國際貿易不暢通的瓶頸。通過現代交易平臺召開國際會議、組織專業考察等多種方式讓外商了解中國茶業發展狀況,展示企業的茶葉標準化生產(包括茶樹栽培、鮮葉采摘、茶葉加工和包裝)、營銷(市場拓展)和管理等,達到提高我國茶葉企業的知名度,促進產品出口的目的?,F代交易平臺將推動建立全球經營的現代信息流、物流、咨詢和綜合采購服務機構,扶持區域性茶葉配送體系建設,提供全球茶葉進出口服務。
6.在國際市場上廣泛開展中國茶產業系列宣傳造勢活動,提高中國茶葉的國際知名度我國雖是歷史悠久的產茶大國,但國際茶業界和多數茶葉消費者對中國茶葉缺乏了解。要在國際市場上廣泛開展中國茶產業系列宣傳造勢活動,向各國消費者普及中國茶知識。近幾年,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雖然多次組織國內茶葉企業出訪日本、俄羅斯、美國、德國、摩洛哥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茶葉行業專業會議,宣傳中國茶,開展茶系列促銷、宣傳、洽談等推廣活動,幫助企業提高國際知名度,但進行全球茶宣傳和茶知識的普及是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需政府、行業和企業的聯手互動。我們要借鑒印度、斯里蘭卡、肯尼亞等國常年向消費國百姓進行茶葉新產品宣傳及市場拓展的做法。
7.充分發揮行業的力量,走“強強聯合”之路,培育茶葉出口核心企業,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我國茶葉企業單憑自身的規模和實力難以應對日趨同際化、規模化、多元化和白熱化的國際市場競爭,要充分發揮行業的力量,走“強強聯合”之路,通過行業的評選,對行業中有實力、有責任感、有代表性、有良好發展預期的企業,進行重點宣傳和推薦并提供個性化服務等多種手段,給予支持和幫助,培育茶葉出口核心企業。要綜合運用法律和政府主管部門的行政手段,引導企業著眼于行業的長遠發展和整體利益,以促進我國茶葉出口的健康有序發展。
總之,隨著企業的經營實力不斷壯大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強,茶產品出口結構將隨著市場需求作出調整,我國茶葉出口量將穩中有升。只要將政府的管理作用、行業協會的協調作用和企業的自律作用有機結合并充分發揮出來,針對不同市場對茶葉產品的具體需求做恰當地調整和宣傳,茶葉出口前景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