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宜賓市高縣大窩鎮大屋村大雁嶺景區啟動“茶香花海”開園儀式,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活動中,不僅有精彩的文藝節目表演,還進行了健康“彩跑”活動,吸引了許多游客參加。3月19日開園后,花展將持續兩個月的時間。
“茶香花海”是當地政府與四川早白尖茶業有限公司共建的一個扶貧項目,企業帶領茶農脫貧致富的一次探索和嘗試。
美麗傳說 增添景區神秘色彩
大雁嶺景區位于高縣北部大窩鎮大屋村,茶與花卉間種,形成錯落有致的別樣風景,其“茶香花海”由此而來。大雁嶺景區的茶樹是中國紅茶第一莊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大雁嶺景區最為重要的風景。
近年來,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余畝山地被規劃成了富有層次的茶園,2017年春,早白尖茶業公司這里種下262種茶樹,結合多種花卉,打造出近千畝花與茶間種的核心花展區域。
相傳在若干年前,有大雁落腳于高縣大窩鎮大屋村湖畔,但村民只聞其聲不見其身。自從大雁來了以后,風調雨順,農作物獲得大好收成,當地長老認為這是大吉,便將地名改為大雁嶺,湖泊改為雁鳴湖,以此紀念大雁帶來的好運。大雁走后,其翅膀幻化成湖泊,而身體成為上坡的山脊,山腳突出的一塊地是大雁的頭部,整個山形像是“大雁”的化身。
政企攜手 助推大屋村“精準扶貧”
“茶香花海”花展活動是早白尖茶業公司踐行產業扶貧責任、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是政企攜手共建幸福美麗新農村的重要舉措。
大屋村原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貧困村,經濟落后、交通閉塞,村民收入低,全村有建卡貧困戶上百戶。經過多級部門常年的扶貧攻堅,大屋村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該村打造出以茶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形式,衍生出鄉村旅游業。昔日貧窮的落后村,現今成為了大窩鎮的先進村。2016年,大屋村村民的人均收入高達13400元,高出全鎮人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大窩鎮副鎮長李兵介紹,該項目資金是通過眾籌形式獲得,大屋村貧困戶將貧困扶持資金入股到“茶香花海”項目中,最后與企業一起享受分紅。“據不完全統計,開園前幾天,每天有接近四千人前來游玩,游客多帶動了當地農家樂的發展。”(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伍雪梅 實習生 陳楊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