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因社會階層的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特點和表現 方式。在整個歷史過程中,又因各時代的大文化背景和政治、 經濟等背景的差異而不同。這種背景的影響,折射在茶葉藝 文作品中,也體現出它的時代性。像唐代張萱、周昉的一些仕 女畫中,多描寫茶飲的宮廷氣氛,這是由于作者為御用畫家, 接觸到的多為上層人物,不可能出現諸如后來元、明、清時的 畫家們創作的“山林氣”十足的“烹茶圖”。在宋代文人的詩詞 唱和與手札往來中,可以看到宋代團餅貢茶是一種深為士大 夫階層所珍愛的禮品,其中,皇帝賜予大臣,官員敬奉雙親、 贈予摯友,都體現出一種“敬”的意義來。藝術家的眼睛最善 于發現美,他們在常人看來極其普通的茶葉制作、沖飲中發 現了一系列美的內涵,并運用自己的藝術才能將這些美表現 出來,于是就有“江水薄煎萍仿佛,越甌新試雪交加”,“潔性 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憑君汲井試烹之,不是人間香味色” 等佳句流傳下來。除了對茶葉的色、香、味、形的描寫,藝術 家們更借以表達品飲過程中的內心體驗,最為典型的是盧 仝的“七碗茶歌”,已成為千古絕唱,余音裊裊。
每一件茶葉藝文作品,都體現著一種特定的文化心理, 包含著一種特定的文化意蘊。這¥藝文作品既是歷代茶文化 的成果,也是后來茶文化繼續發^的參照和起點。茶葉藝文 作品的整體,又猶如一座信息庫,有縱向的,也有橫向的,有 單一的,也有綜合的。在縱向方面,可以檢索出中國茶文化的 嬗變軌跡;在橫向方面,可以博覽茶文化豐富的形式及其所包含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茶葉藝文是中國茶文化的主要 載體和表現形式并不為過。
從茶葉藝文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出發,本書選取了自 先秦至現代著名藝術家的百余件作品,以人系物,以事明藝, 將藝文作品與作者及社會背景(包括茶業和文化發展狀況) 作盡可能緊密的聯系,試圖通過對一個個藝術家的介紹,對 一件件藝文作品的欣賞,反映中國茶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藝 術的影響,也反映出歷代文人、藝術家對茶文化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