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興富,福建人,“綠觀音”的創始人,愿意讓人叫他小柯,自我介紹時, 常把“我是農民” 用在前面做定語。
我很欣賞小柯,女孩子們可能比我更欣賞他,因為他長得很順眼,說話很順耳。
我們只見過兩次面,以前是我聽說過他,而他沒聽說過我,但見面時,他怕我面上不好看,說早就聽說過我,讓我心里很受用,也說明了他的人品。但過后我一細想,覺得好象成了他的俘虜。
小柯不簡單,“我是農民”是他質樸本質的外化,他的父輩、祖父輩可能是農民,從他“興 富”這兩個字可看出父輩們的希望──家道興旺,人丁興旺、富裕、富足、富有、富貴。小柯一 肩擔著幾輩人深深的沉沉的寄托,聯想起這些再聽一句小柯發自內心的“我是農民”,讓人心里激昂、悲愴,不能自已。
小柯不簡單,一句“我是農民”,其實是生意場上最高明的外交語言,是深得老子“承卑”理 論精髓的,低調、低姿態、所得到的是千條江河歸大海?!俺斜啊本褪巧硖幍偷?,結果呢,千條江河歸你了,你說小柯不是人精嗎?這樣的“農民”我也想當。
小柯以“綠觀音”為賣點,我有幸在玉淵潭南路22號他的“綠觀音茶苑”品嘗他的“綠觀音”。當然,我沒花錢,也是他給我面子。用高玻璃杯泡綠觀音,茶香韻濃,茶葉碧綠,綠觀音 真是名不虛傳。平常人去喝他的綠觀音也只二十元一杯,在京城品茶族的消費層次里, 算是低消 費吧,按他茶苑里的裝修,這個價位是收不回成本的。實際上他是在為普通消費者提供一個可以低價品賞名茶的機會,在引導茶走向大眾化的實踐中又向前邁了一步,這一步很大氣。
我沒跟他商量,就在茶廬名人這個欄目里給他寫一篇印象記, 為的是找回我那一點面子,再見面時,讓我心里依然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