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來,廣西省靈山縣石塘鎮的茶葉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優。說到茶葉的發展歷史,石塘鎮的農民都豎起手拇指稱贊鄒俊許。
1992年冬,作為石塘鎮星火帶頭人的軍營垌青年鄒俊許,參加縣茶葉生產培訓回村后,便把目光放在本村的山山嶺嶺上,并第一個在山上種下了5畝福云六號茶。次年,在鄒俊許的大力倡議下,石塘鎮軍營垌建起第一個茶葉加工廠,并擔任廠長。
在茶廠的“茶廠+基地+農戶”帶動下,石塘鎮的茶葉生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到目前,該鎮單發展福云六號茶就有6000多畝,在田地不多的情況下,做好搞活了“山”字文章。不少的農戶靠種茶改善了生活,建起了樓房,受益的茶農便尊稱茶葉種植發起人鄒俊許為“茶祖”。
為了把好茶葉的品質,鄒俊許按照無公害生產的要求,從茶園抓起,嚴把茶葉生產第一道關——茶青關。與茶葉掛鉤生產的農戶,在茶葉種植上,一定要施有機肥,噴灑農藥時要經廠家同意才能噴灑。茶廠還派出茶園管理監督員到茶園巡查,指導施肥、用藥、采摘等工作。由于管理嚴格,品質要求上乘,該廠回收茶青每公斤6元,比別處高出2元左右。正是有這樣的要求,才有了品質。近年來,國家農業部派員到廠抽檢,該廠的茶葉農藥殘留指標均為零。該廠的品牌“高駿”牌茶葉也因此暢銷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