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喝茶,一天要泡5次茶,一次泡4克。每天一到下午三四點鐘,自己辦公室的水喝完了,就到別的辦公室去找水,還是自己燒的水泡出來的茶好喝。”72歲的陳宗懋保持著一頭黑發,鼻梁上架著一副寬大的眼鏡,這位中國第一位茶院士多年來愛喝茶的習慣一直沒變。
50多年對茶的研究,讓他收獲豐厚,他領導建立的實驗室被歐盟確認為中國茶葉出口歐洲唯一認可的檢驗實驗室;他對茶葉的農藥殘留預報就像天氣預報一樣準確;他主編的《中國茶經》被業界奉為扛鼎之作;他是中國第一位茶學界的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工程技術界最高學術稱號。雖然陳宗懋院士并不是由浙江推薦的,但中國農科院的茶葉研究所其實就是浙江省茶葉研究院。因此陳宗懋的當選同樣是我們浙江的榮耀,他依然可以算是浙江的本土院士。”一位茶界人士如是評價陳在浙江(杭州)茶界的地位,因此他的言行對整個茶界都舉足輕重。
2003年的央視“新聞30分”欄目對杭州龍井茶鉛殘留超標的報道,陳宗懋獲悉后力挺龍井茶,稱:“沒有必要夸大茶葉的安全問題,龍井茶盡可放心喝。”他的理由是:相對其他國家,中國采用的標準要嚴格好幾倍。中國茶葉中鉛的允許殘留限量是2毫克/千克,而這一標準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是10毫克/千克,日本是25毫克/千克,較嚴格的歐盟也都有5毫克/千克。再說,即使有人說龍井茶鉛超標,加水泡成茶后,品茶者所攝入的鉛含量還是遠遠低于國家飲用水含鉛標準。
陳宗懋的講話,立即消盡各方對龍井茶的擔心和顧慮。龍井風波后,陳還有一個心愿未能實現,那就是在綠茶年產量只有8萬噸的日本,茶飲料已替代碳酸飲料占據了超市貨架和自動售貨機上層的顯要位置;而在茶葉年消費量近50萬噸的中國,什么時候茶飲料也能擺到貨架的上層,成為真正的國飲?“杭州打造茶都,發展茶產業有著良好的基礎。杭州地區有茶園45萬畝,西湖龍井等名茶10種,去年茶葉的產值就達10億元,占了全國的8%。同時,杭州有國字號的茶學研究機構8家,為杭州發展茶產業提供優良的技術和人才支撐。要做大茶產業就必須加強茶的深度開發,充分發揮茶的作用。”“我一直主張茶為國飲。”陳宗懋說,如今在國內倡導“茶為國飲”、大力推動茶產業的發展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