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成都葉源雪花茶業總管胡國強
四川省新津縣有這樣一位下崗職工,“既不聽人說,也不聽人勸,只有一股執著的創業精神”。他叫胡國強,男,1958年12月出生,漢族,中專文化,中共黨員,第七屆新津縣政協委員,現任新津葉源雪花茶業總管。
1999年4月胡國強從新津縣供銷合作聯合社下崗,他堅信“下崗不可怕、路就在腳下”。憑著自己的商業經驗,將幾年來收集的報刊、雜志等信息資料通過整理、濃縮;把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項目帶起,先后跑了幾個省,十幾個大專院校實地考察、拜訪了很多專家教授,回來后又通過項目篩選,給自己定位,適合干哪一項?由于下崗后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三沒有文化,當時已是40出頭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面臨艱難的生活,自己把煙也戒了,酒也戒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著重考慮關系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考察市場、確定方案,最后決定搞茶葉加工;八方籌集資金,四處拜師求學。由于他對茶葉還是陌生的,于是就從買茶、賣茶、認茶開始學起;1999年6月開了一家茶葉專賣店,購買了大量的茶葉書刊,白天賣茶葉,晚上自學茶葉知識。7月帶了幾百斤茶葉去廣西橫縣加工茉莉花茶,9月背了4件(80公斤)自己生產的茉莉花茶乘坐火車去杭州參加國際茶葉博覽會,憑借自學的茶葉知識,在博覽會上他打出了“弘揚國飲、振興川茶”的橫幅標語,令參觀者贊不絕口,有兩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專家看了他的橫幅,又看了他的招牌(四川新津綠色茶行)后說:“你的牌子不大,口氣還不小呢!”在品嘗了他的雪花茶后稱贊:“大有發展潛力”,還送了他兩本茶學專著;胡國強當面向兩位專家拜了師,這對他后來茶業方面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他于2002年2月申請注冊商標,將自己生產的產品注冊為葉源牌雪花茶。他深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競爭就是質量的競爭、價格的競爭、品牌的競爭,沒有品牌的產品就無法宣傳,為了保護品牌、保證產品質量,還要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以基地為”第一車間“;先后考察了廣西、云南、四川犍為縣的茉莉花種植情況。2000年3月,他在新津鄧雙鎮開發區承包30畝土地種植優質茉莉花28萬株,修建茶葉加工廠房400多平方米,購置名茶機械3臺,茶葉冷藏保鮮庫一座65立方米,共計投入資金30多萬元,轉移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100多人,年人均收入增加400多元,受到當地政府和農民朋友的好評;當年生產茉莉花茶葉4800多公斤,上繳稅金8000多元,盈利2萬多元。
2001年4月,他率先在全國第一個把“共產黨員”印在名片上,接受了成都商報、新津報、新津電視臺記者的專訪,專題報道了《把“共產黨員”印在名片上》的特殊意義——接受群眾監督,同時《把“共產黨員”印在名片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這樣的商人》的報道受到了全社會的好評。
在茶葉事業上,他通過自學和努力,在全國茶業界小有名氣,已是國際、國內8個茶葉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會的會員和理事,走遍了國內產茶區的山山水水,還出訪并參加了印度、緬甸、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茶葉研討會。撰寫了十多篇茶學、茶文化方面的論文、文章,并在全國發表。2002年3月,在省茶葉學會召開的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名優茶要大眾化,大宗茶要優質化”的演講;特別是2003年10月,他以自己的實踐和體會撰寫的《茶葉營銷的新理念》,參加中國海南茶學經濟研究論壇,編入《二十世紀中國茶業經濟論壇論文集》,受到茶學專家們的高度重視,并在全國茶行業推廣。2003年4月,他創作的“鮮芽茶字圖”申報了吉尼斯記錄;2003年10月,自行研制的“陶器制茶機”申請了國家專利。
通過5年來的艱苦努力,不斷創新,他實現了一個下崗失業人員的人生價值,使自己的產銷稅利逐年上升,現已發展成為產銷一體化的私營企業,在創名牌產品、樹企業形象方面為新津增添了一份光彩。在指導生產、引導消費、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方面為社會做了一點小貢獻。他的葉源牌雪花茶2001年8月榮獲全國優質茉莉花茶銅獎;2001年6月榮獲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茶博會金獎;2001年12月被評為首屆“四川文化名茶”;2003年7月榮獲省名優茶特等獎;2001年至2004年連續4年被成都市工商局評為無消費者投訴單位。2004年他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表彰在1999-2003年度為成都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特授予“成都市勞動模范”光榮稱號,成為成都地區茶業界第一個勞動模范。這既是胡國強個人的榮譽,也是四川茶業界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