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縣玉洪瑤族鄉素有凌云白毫茶“茶鄉”之稱,而合祥村村委會主任楊啟清可是這“茶鄉”中的“茶葉大王”。
從1986年開始,楊啟清采取開發自家荒山、貸款承包別人面積100多畝的荒山的方式種植凌云白毫茶,但幾年下來,由于茶樹品種老化,產量較低,年收入并不高。
“要做就做最好的茶葉!”為了增加收入,2000年,楊啟清租了屯里5畝好田,從福建省引進“福云六號”和“福鼎大毫”進行示范種植,并對原有凌云白毫茶品種進行改良。經過刻苦鉆研和精心管護,他的茶品種改良取得成功。期間,他先后貨款24萬元興建茶葉加工廠和購買高檔茶葉加工機械,年創利潤5萬元左右,上繳稅金2萬多元。
有了自己的茶園和加工廠,楊啟清初獲成功,但并未止步不前,他看到傳統的茶葉管護方法都是施用化肥、噴農藥殺蟲等。事事走在人先的楊啟清意識到自己的茶葉要打出名聲,造出品牌只有走“綠色產品”的路子。他發現在不施化肥,不噴灑農藥,只施農家肥和沼液的情況下,茶葉不但產量不減,而且價格更高,加工出來的茶葉也是供不應求。茶農們看到他走“綠色產品”的路子行得通后,都紛紛上門求教、效仿,而對于上門求教的茶農他都是毫無保留的傳授技術,并通過創建“農家課堂”培訓班,對前來求教的學員們進行優質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培訓,使周邊的茶農逐步走上了“綠色產品”的路子。
為了打響無公害茶葉的品牌,2005年楊啟清又投資60多萬元承包235畝荒山創建無公害名優茶葉生態示范園,建起一座茶葉加工廠,專門加工“綠色茶葉”,并投資20多萬元在凌云縣城辦起一個無公害茶葉直銷點,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一心加工好茶的楊啟清加工出的“凌螺春”、“銀觀音”和“毛峰”等茶葉在廣西優質春茶(綠茶類)評比中獲一等獎。目前他擁有茶園665畝,其中490畝放給貧困戶管理經營,自己開發種植175畝茶葉,年總產值達9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