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去格日勒阿媽奶茶館喝茶吧!”每當聽到3歲女兒的請求,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老師其其格都會笑著答應,那里也是她的心儀之所。
即使今天老公和孩子都未在身邊,得空的她,也選擇自己過來坐坐。“格日勒阿媽在內蒙古早已聲名遠播,在全國更是開了十幾家連鎖店。我之前就在呼和浩特的店里喝過。現在位于錫林浩特市的這家店,開業剛滿一周年。”其其格說。
一壺奶茶、一碗炒米、一份酸奶餅,慢慢地喝上三碗,一個小時,就在晨光的清靜中度過了。
順著其其格的目光向里看,你仿佛以為此刻自己正在牧區中:野狼、柵欄、蒙古包、馬車,琳瑯滿目的草原物件兒應有盡有。仿佛正應了門口寫的那句———“我從西烏旗草原來”。
“來這里,會有一種在市區里享受牧區生活的感覺。”其其格笑著說。
其實,這里更負盛名的是鍋茶。八邊形的鍋里,濃香的奶茶輕輕翻滾。當地人小希,再熟悉不過地將奶皮子、奶豆腐、牛肉干、炒米等加入到鍋茶里。
為了適應不同人的口感,茶館還特意開發了兩種奶茶,隨意挑選。“一種是油少奶茶,奶茶中的奶嚼口少,喝起來不油膩;一種是油多奶茶,奶嚼口多,喝起來更香。”“當地人喝,基本上還沒等火滅,奶茶就喝完了。”小希笑說,自己人送外號“茶一碗”,不過當天他卻是超常發揮,一碗接一碗,也成了“茶簍子”。
奶茶是這里的招牌,熬制奶茶的師傅笑著說:“我熬奶茶已經10年了。”每天天不亮,茶館進門右側的玻璃房內,已出現他忙碌的身影。
“格日勒阿媽奶茶有7道程序,分別是泡、熬、揚、澄、炒、兌、燒。”他說,“每天太陽出來前先泡青磚茶,之后將茶葉熬開。”師傅拿著水舀,在圓筒狀的鍋里,一遍遍地揚起茶湯。“一定要揚81次,然后將茶葉從茶汁中澄出。此時再去準備小米,先將小米用黃油炒至金黃,再將茶葉炒米按祖傳配方兌好,最后將奶茶燒開再加入黃油即可。”就這樣,慢慢熬上幾大鍋,整個玻璃房里都是奶茶香,只待一撥撥客人蜂擁而至了。差不多9點左右,當眾人剛剛開始一天的工作時,他已經可以“下班”了。
除了奶茶,茶館里的各種主食,也很受歡迎。比如:不加一滴水的酸奶餅就是其其格的最愛,它是用純酸奶加酸奶之精華奶嚼口和面,用傳統手工藝慢火烙制。另一款,純奶酪餡餅,無任何添加劑。絲絲柔滑、甜香誘人,吃一張還想吃。體驗了一番過后會更加清楚,為什么連其其格的女兒,都要張羅來了。
注: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與茶健康 茶葉的知識 茶葉分類 飲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歷史 茶葉百科 飲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