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英語中叫做TEA,在歐洲其他國家的讀法也都和這個音差不多,這個音形成的過程一致承認是從閩南語“茶”字的念法而生。我國從唐代設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載貨進出口以來,直到明朝,福建省的泉、漳、廈三地是中國茶葉出口的旺盛市場。福建人管茶叫做“TEY”(近似“貼”音)。物名從主,飄洋過海來中國貿易的西洋商人,都要大批地買TEY?;厝ブ?,告訴別人這東西就叫做和TEY。
但是,這個叫做TEY的物品,為什么用英文寫出來的是TEA,讀之為“梯”呢?
據正音學者說,這TEA字是十六七世紀時形成的。那時E和A兩字母連寫,作為“雙元音”,讀音就EY(類似漢語中后腔音“唉”。)所以當時的TEA讀音就是TEY。莎翁戲劇中有若干臺詞,凡以EA為字尾的,都押EY的韻,可資佐證。
語言也是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的。到了后來,英格蘭人把E—A兩字母不當作“雙元音”念,于是“梯”音便大行其道。現在只有愛爾蘭人還保持著古式發音,字雖寫作TEA,音仍讀為“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