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一節,從側面說了茶葉殺青的工序,收茶一節,則說的是焙火的工序。唐宋年間,茶葉用汽蒸之后,初步把水控干,壓制成餅 ,放到炭火上去烘焙,去除茶里的多余水分,并最終確定茶的口感,提升茶的香氣。用今天的科學來分析,烘焙是一個兼具物理和化學反應的過程,去除水分屬于物理過程,茶葉內部的化學成分,如兒茶素、氨基酸的變化,都屬于化學過程。
品茶中,朱權說直接把茶芽拿來制成茶末,不要經過膏化和制餅的過程,這多少有些語焉不詳。唐宋的茶餅是烘干后再碾磨成茶末,然后或煮或泡,而朱權的茶葉如果沒有焙干,又怎么磨制成茶末呢。制餅過程誠然可以省略的,但殺青的環節并不可少。即便不用出茶膏的蒸青法,總要用炒青、曬青法的一種。而殺青之后,如果不烘干,也是無法碾磨為茶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