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金龜茶生于清末,在武夷四大名樅中,雖然身世不同,但其品性與鐵羅漢異曲同工,以茶質的深厚內功,茶品的優雅外力,身列名樅,縱行江湖茶市。
水金龜也有傳說。據傳,天庭的仙茶園里,有一位金龜仙,專門為玉帝的茶樹澆水。一年武夷山御茶園里茶農“喊山祭茶”,聲大如雷,驚動了金龜仙。他見凡人對茶樹如此崇敬,想自己是玉皇茶仙,長年承奉天宮,一年四季卻無人問津,一下火氣上心:“我身為千年金龜茶仙,竟不如凡間一株茶呢!”他千思萬想,不如投身武夷山去做一株茗叢。
于是,金龜運動內功,口吐神水,將自己化作一棵茶樹,順著漫天雨水落入武夷山北的半山牛欄坑里。此地名雖不好聽,但也是生長茶樹的富貴福地。你看,地處南北,山不高,也不矮,三分陰,七分陽,泉水順著牛欄坑的巖壁中滲流下來,土地干濕適合,氣候適中,正宜金龜生活習性。茶樹天生,愈長愈壯,愈長愈實,在陽光下綠茸茸,亮晶晶,山人遂叫它“水金龜”茶。
其實,水金龜原樹長于天心巖杜葛寨半崖上。清代中期,一日天下大雨,峰上茶園坍塌,茶樹順水勢游移至坑頭半巖石凹處,此處巖主沿其勢用石圍砌,壅土蓄填,護樹生長。因茶樹順其水緩緩而至,故名“水金龜”。后來新舊茶樹主人為此費巨資爭訟,其名聲遠播。
故事往往是茶農的美麗夢想,而茶之夢的實現是茶農的踐行。傳說與現實都是茶文化的一種融合,就像名山圣水的種種傳說一般,如此,水金龜茶自何處來,不也是一種芳雅趣美嗎?
水金龜為中葉類、中生品種茶樹。葉色綠有光澤,葉質稍薄而脆,葉緣帶有波紋,葉齒帶深而疏,整片葉型平展、呈橢圓形,看去就是“水金龜”。茶葉的盛產在四月下旬,采摘及制作方法與鐵羅漢相似,茶質口味較厚重。
名樅水金龜,雅韻卓絕。干茶看去,綠褐帶光澤,油潤中帶寶色。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茶會時,一壺水金龜,杯杯見雅韻。茶香陣陣,幽長清遠若梅花,湯色橙黃清澈艷麗,品后杯底留余香。喚其“雅絕”,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