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有一年武夷山熱得出奇,有個建甌的窮漢子靠砍柴為生,大熱天沒砍幾刀就熱得頭昏腦脹,于是到附近的祝仙洞歇息。剛坐下,涼風清香撲面吹來,望去是一棵開滿了小白花的小樹,綠葉卻又厚又大。他走過去摘了幾片含在嘴里,精神頓時爽快起來,于是挑柴下山回家。第二天清早,一看那根樹枝正壓在墻土下,枝頭卻伸了出來,很快爆了芽,發了葉,長成了小樹,那新發芽葉泡水喝了同樣清香甘甜,解渴提神,小伙子長得更加壯實。他把事情緣由說了一遍。因為建甌人說“祝”和崇安話的“水”字發音一模一樣,崇安人都以為是“水仙”,也就把這棵樹叫做水仙茶了。
相傳,安溪堯陽松巖村有個老茶農,勤于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問,找到夢中的條樹。因這茶是觀音托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傳說有一年有一個秀才進京去趕考走到這個廟這兒,他病倒了,病倒以后發高燒一直不退,他很著急,非常著急怕耽誤了考試,最后由這個廟里面的和尚采摘一些鮮葉子,一些茶葉給他煎了,服了這個茶葉以后,果然這個病就痊愈了,這個秀才就急急忙忙進京去趕考了,趕考以后果然中了狀元后來來找和尚,這個和尚就指著這幾棵大紅袍就跟他講,說我就給你吃的是這茶樹上的藥,就是采它的葉子給你煎了吃了,這個秀才聽了以后倒頭便拜,非常感激,最后還把紅袍脫下來派人披在大紅袍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