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把一只茶杯捏在手里的感覺,我喜歡一種叫做骨瓷的東西。
安靜的時候,一個人把茶杯里的水喝干,然后把茶葉吃掉。再后來,你慢慢轉動手中的圓柱體。這只杯子,玲瓏剔透,散發著象牙般的光澤。
這樣的文字很安閑。其實,貌似如此罷了。
我記憶里的日子總是匆匆而過:生活在小城市里,雖然不需要擠公交、不需要走馬燈一樣地應酬。但,我每天得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工作本來就不夠輕松,再加上額外的工作,就焦頭爛額了。
不過,抽出時間來,我仍然喜歡把自己摔在沙發里,靜靜地冥想歲月的速度。
有生活經驗的人到河邊去,會把手放到溪流里,看清涼的水漫過手掌、從上而下一路歡歌著離去。有人說,這是水的速度。每到這時,我都會傻乎乎地,會大聲糾正說:“不是的,不是這樣的。這是時光的速度!”
歲月就像一瓢水,無聲地漫過我們的面頰。這水是沒有塵滓的,沒有什么棱角和粗糲地打磨。但,愈是柔軟的東西,就愈是有力。久而久之,那些一笑就發出自行車鈴鐺聲音的少女,就成了少婦、婦人……一切,開始有了改變。
據說,老子老年的時候,曾經如此解說柔能克剛的道理:他張開嘴巴,讓別人觀察。嘴巴里的鋼牙利齒一無所存,但,柔軟的舌頭仍然還在。——軟的東西,生命力更為頑強。
這,是智者教給我們的道理。
現在,我手中捏著一種叫做骨瓷的東西。它美輪美奐,碎碎的藍色花兒圖案中,透著一種大氣與典雅……我躺在柔軟的布藝沙發里,雙手輕輕轉動茶杯。我什么都不想……
是的,我什么都不用想。腦海里空空如也。我喜歡這種狀態,就像手中的這只杯子,安然、恬淡。它不需要表達什么,只是安享時光留給它的印記罷了。
“……真正的美感,是那種一無所有的蒼茫……”
悲涼?不,這不是悲涼。這只是順其自然,看時光荏苒、花開花落。見慣了紛爭與熱鬧,就無所謂歡心與滄桑。就像小區里的那株桂花樹,該開花的時候開花,該凋零的時候凋零。就像手中的這只瓷杯,偶爾也回想起熔爐里1200多度的高溫,回想起自己身為動物骨碳甚至是一只馬鹿或者羚羊的時光。但,現在,它經了高溫了,靜靜地融化在歲月里。有了光澤,有了韻致。它,有了獨特的生命。
我喜歡靜靜轉動一只茶杯的感覺,尤其喜歡吃茶葉。那微苦的味道,讓舌尖生津,淡淡的,讓人想起歲月的繁復與復雜,但,你卻能淡然接受它。
這個下午,屋子里是靜的。難得的寧靜。
尤其是,我的內心也是靜的。
有一瞬間,我想起朋友關于骨瓷的傳說,那種一千多度的熔爐,那種鮮活生命的戛然而止……我突然提醒自己:回憶這些,是無所謂的。生命從一種形態轉化為另外一種形態,自然而然地,學會生存,更要學會遺忘。
以上,是關于一只茶杯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