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壯英雄膽,茶引文人思”,歷朝歷代,多少文人雅士,茶墨結緣。以茶為題材的文藝作品林林總總,琳瑯滿目,其中的詠茶詩詞各種體裁一應俱全,有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還有排律;有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另有不少在詩海中甚為少見的體裁,在茶詩中同樣可以找到。
唐代有位著名詩人,名叫元稹,他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因此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元稹寫過一首形式獨特的詠茶詩,原稱一字至七字的雜體詩,后人譽為寶塔詩,此種體裁極為少見。詩曰: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元稹在全詩的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詩客,泛指文人雅士;僧家,在唐朝盛行佛道教的時代,也是頗受人尊敬、有一定地位的職業。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制成的茶籮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一種有柄有流的烹茶專用的小容器)中煎成“黃蕊色”,而后盛在碗中除去浮沫,即取之湯中精華也。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夜間邀陪明月”,而且早上也要飲,“晨前命對朝霞”,足見元稹對茶酷愛之深!結尾處,點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夠“洗盡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來;既能拂去過去的不稱心事,又會在忘卻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覺日后行為的指向,鞭策前進。
元稹的這首寶塔詩,先后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從茶的本性談到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談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三是點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全詩構思精巧,趣味盎然,不愧是古今流傳的絕妙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