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藏族史料記載,西藏高原盛行飲茶之風,是從松贊干布時期與唐朝之間的茶馬貿易開始的。藏族在唐代已經獲得許多中華內地的名茶。松贊干布統一西藏,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后,西藏的商業貿易興盛起來,而茶馬貿易...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樹原產地并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也發現原生的自然茶樹。但是,世界公認,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有著卓越的貢獻,這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把它發展形成為中國一...
飲茶起源于吃茶。吃茶從生吃到熟吃;飲茶從煮飲到泡飲。演變過程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生吃藥用,熟吃當菜,烹煮飲用,沖泡飲用。生吃藥用 飲茶起源于生吃茶樹的鮮葉。這是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做斗爭的產物。在原...
一提到茶馬古道,似乎認為就是古時候由四川、云南的運茶路徑這二條路。然而,茶馬古道決非只有這二條,還有以湖南安化為起點的茶馬古道。 安化盛產茶葉,茶農“活家口者,唯茶一項”,而且有黑毛茶初制加工的傳統工藝技能。 舊...
倚邦茶馬古道位于西雙版納地區的古“六大茶山”,三國前就有茶樹種植,三國之后,茶就作為商品外對貿易,晉時逐漸發展,唐、宋已形成茶葉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間被劃作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域。清朝中葉,古“六大茶山”鼎盛,產品遠銷四...
在我國神秘的西南地區,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盤旋著一條被原始森林和現代化柏油馬路覆蓋的千年古道,它無聲地講述了千百年來茶葉入藏的故事,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路程最遠的文化傳播要道――茶馬古道。 茶馬互市遺...
云南與東南亞,山連著山,水連著水,因而在自然地理與文化上形成血親性。而茶馬古道更是聯結兩者的大動脈。高黎貢山是恩梅開江與怒江的分水嶺,高5000米,南下漸低,山多為3000米至2000米,而河谷盆地約1000米左右,循怒江西岸南下...
昌都是茶馬古道上的樞紐,是川藏道與滇藏道的交匯地。通過敦煌藏文寫卷和考古資料對昌都的古代文化及茶馬古道的早期歷史面貌進行了探討,認為,早在唐宋漢藏茶馬貿易興起前,這條以昌都為樞紐分別通往今川、滇地區的道路就...
雪域古道。由云南南部的產茶地大理、麗江、迪慶經西藏,進入印度、尼泊爾等國家。這條主干線還有兩條岔道,一條由云南的德宏、保山經怒江到西藏,與雪域古道會合;另一條由四川雅安、巴塘、理塘經西藏與雪域古道會合。 貢...
在北緯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資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長著生機盎然的茶樹。這些茶園的茶葉,絕大多數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澤油黑,湯色橙黃如琥珀,口感濃醇。益陽湘黑茶專家周奎說,據史料記載,在公元10世紀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