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農歷是每隔15天為一節氣,大約3月5日左右是"驚蟄",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古老的農業生產一向來以節氣為農事安排的指導。茶葉生產也是一樣,早發品種往往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
在江南茶區,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是一年中最早的茶,一斤干茶約需三萬多顆嫩芽方可炒制成,通常質量都比較好,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茶水顏色嫩綠清澈,是茶中佳品。明前茶的產期因氣候和地理位置不同,基本上在清明節前1天至30天之間,過早采制太嫩,過遲采制太老。明前茶由于芽葉細嫩,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含量豐富,但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物以稀為貴,明前茶就更顯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