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箅[Cha bi] 明代邊銷茶的計量單位。
少數民族不習慣用漢秤計量,為便于貿易計數,明朝廷規定邊茶用統一的竹箅裝貯等量的茶葉,遂使箅茶具有了計量意義。但各時期箅重有變化,《明會典》:洪武(1368~1398)時“每七斤蒸曬一算”,正德十年(1515)時改為“六斤四兩”。
上一篇:茶葉流通之茶由
下一篇:茶葉流通之食茶
背北宋時期的飲茶歷史
武夷巖茶與臺灣烏龍茶的歷史淵源
普洱茶歷代大事記
武夷茶時代的發展
神農與茶的故事
信陽毛尖的品質特點和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