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遙遠的西漢時期,有位為官清正廉潔的太守,叫做毛義。因看不慣官場上的貪污腐敗,于是辭去官位,同母親一起隱居與山林之間。有一天,母子二人騎著白馬來到一座青山前,突然聞到陣陣的清香,令人心情十分的舒暢,而這時正好有一位白發銀須的老翁經過,于是便向其詢問香味出于何處。老翁指了指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說,這香味就是從那而來的。母子倆見此處如同仙境一般,非常的安靜舒適,便決定留下來居住,從而建廟修道,護花栽茶。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逐漸衰弱,生了一場大病而臥病在床。毛義倒出尋找草藥為母親治病,但仍無起色,使他非常的焦急,竟然非常疲勞的睡倒在了路旁,而且做了一個夢,夢中又遇到了那位白發銀須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想治好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醒來后十分無奈,因為不知道仙茶的所在之地,回到家中,母親對他說:“剛才夢見仙翁說我須吃鯉魚配新茶,病才能治好。”
母子二人做了一個相同的夢,這必定是仙人的指點。然而這時正值寒冬季節,并沒有新茶可尋,于是毛義先到池塘里破冰捉了條鯉魚,正為如何尋在新茶而苦惱的時候,聽到一聲巨響,只見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變成了十八棵仙茶,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毛義立即將其采摘下來曬干,而那些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一朵朵的白牡丹花,香氣撲鼻而來。等茶曬好之后,毛義馬上用新茶煮了鯉魚給母親吃,沒過多久母親的病就好了,她囑咐兒子定要悉心照顧那十八棵茶樹,說完便跨門而出飄然飛上了天,變成了掌管這一帶青山的茶仙,幫助百姓種茶。后來人們為了紀念毛義棄官種茶、造福百姓的功德,建起了一座白牡丹廟,并把這一帶產出的的茶葉稱為白牡丹茶。
以上就是關于白牡丹茶的傳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