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茶在南方廣大地區已是比屋皆飲時,北方還沒 有形成習俗。所謂“南人重茗飲,北人貴酪漿”。北朝中那些出 身游牧部落的王公貴族,仍習慣以乳酪為漿,視茶飲為“水 厄”。到了盛唐,北方已仿效南方飲茶的習慣,于是,江南大批 茶葉長途運往華北各地?!斗馐下勔娪洝氛f:開元中(728年左 右)“自部、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 問道俗,投錢取飲”。其時,飲茶的風俗從山東兗州、臨淄、惠 民和河北的滄州,漸漸擴大到東都洛陽和國都長安,在這些 通都大邑中多有茶館,可以用錢買茶。
茶在唐時也傳到了西藏、新疆、內蒙等少數民族地區。唐 貞觀十五年(641 ),文成公主嫁給了第三十二世贊普松贊干 布。文成公主入藏時就帶去了茶葉?!短茋费a》中還有這樣 一段記述廣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 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 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渚者,此蘄門者, 此昌明者,此潖湖者。”幾乎貯備了當時全國所產的主要名 茶。
至中唐時,在陸羽的倡導下,茶始由加配料調制羹飲,發 展提高為純茶煮飲。三國魏張揖在《廣雅》中說荊巴間采茶 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 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 不眠。”在陸羽之前,一直流行這種加添調味的飲法,陸羽對 這種習俗頗不以為然,他在《茶經•六之飲》中說或用蔥、 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屬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 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于戲!”陸羽把這種調制的茶 湯,看作如同溝渠中的棄水。他珍惜與追求的是茶湯的真香 真味,煮出來的茶要香氣“珍鮮馥烈”,味道“雋永”持久。陸羽飲茶的目的,不單純在生理和藥理方面了,已把飲茶看作是精神生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