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大雪山中段,坐落著一個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康定。從19世紀60年代起,小城內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存的格局,100多年的傳教歲月中,始終和睦相處,成為美談。
清真寺現在的阿訇是38歲的馬澤志,他仍記得2003年4月康定天主教堂新神甫李倫即位時,邀請他以及各個宗教的代表參加即位儀式時的熱鬧場面。
1646年,有回族人開始到康定謀生,現在,康定縣城共有常住的穆斯林400余人,在清真寺的隔壁,當地還專門修建了回民小學。
72歲的回族大媽陳鳳云正在清真寺內為即將到來的“開齋節”做準備,她有許多藏族朋友,有的信仰藏傳佛教、有的信仰天主教,“我們的關系很好啊,都是很要好的朋友。”陳大媽說。
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局副局長張建泉介紹,他在康定從事宗教工作15年,很少碰到各個宗教之間發生沖突。
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在歷史上曾是繁榮一時的商業貿易中心。700年以來,藏商把從西藏帶來的麝香、蟲草、黃金、馬匹帶到康定,與內地商人帶來的茶葉、絲綢進行交易。正是這種民族間貿易的興盛,造就了各民族在康定的大融合。
距離清真寺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康定的天主教堂。1860年,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丁盛榮受羅馬教廷之命赴西藏傳教,途中受阻,返回康定,在康定北郊設堂傳教,拉開天主教在康定的傳教歷史。
現在,全縣城300多天主教信徒中,藏族信徒占到了200人。天主教堂神甫李倫說:“雖然全縣城3萬多人口中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占到了絕大多數,但是當地政府積極保護信仰者較少的宗教,這里有很好的宗教信仰環境。”
距離康定天主教堂約150多米的地方,是當地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安覺寺,已有380多年的歷史。
安覺寺的鐵棒喇嘛汪甲告訴記者,在康定,不管你是信仰藏傳佛教也好,信仰伊斯蘭教、天主教也好,大家都應該是平等和團結的。“如果其他宗教的信徒來到我們寺廟,我們也會熱情向他介紹。我們絕不會強迫任何人來信仰我們自己的宗教。”
在安覺寺內,65歲的藏族大媽次乃正在轉經筒前轉經,圍著轉經筒一圈又一圈,默默念經文。“我們信教是個人的觀點,都是為了行善嘛。不同的宗教只不過觀點不一樣,但都是為了做好事。”次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