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士一詞始見于唐封演的《封氏聞見記-飲茶》:“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鴻漸身衣野服,隨茶具而入,既坐,教攤如伯熊故事,李公甚鄙之。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陸羽不堪嘲訕恥辱,憤而作《毀茶論》。”這里的茶...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茶”字之形了。古籍中,最早見有“茶”字的記載始于《詩經》。《詩經?邶風?谷風》有“誰胃荼苦,其甘如薺”之句。但此“荼”字,是茶,是...
茶道是以修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
藥茶是中草藥或食物或茶葉,單味或多味配伍(復方),經過煎煮或沖泡,代茶飲用,以治療疾病或保健養生的飲劑。藥茶療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充實、發展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法,是祖國醫...
茶食一詞的概念,從廣義說來,當包括茶在內的糕餅點心之類的統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一個泛指名稱,而在茶學界,茶食則往往指用茶摻和其他可食之物料,調制成茶菜肴、茶粥飯等茶食品,即是指含茶的食物。...
陸羽(公元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于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
唐代茶的飲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據《茶經》記載,唐代茶葉生產過程是“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飲用時,先將餅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將茶餅碾碎成粉末,再用篩子篩成細末,放到開水中去煮。煮時,水...
“酒壯英雄膽,茶引文人思”,魏晉之前文人多以酒為友,至唐代,文人開始“聊將茶代酒”。茶令人神清氣爽,文思泉涌。于是品茶、詠茶、畫茶風行至今,飲茶發展成一門藝術,內涵深邃,外緣廣闊。中國茶藝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
???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并由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歷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嘗方法都頗為...
? 中國人最先發現和利用茶,茶最早是作食用和藥用,茶作飲用則晚于食用、藥用。飲茶始于何時?中國的飲茶普及于何時?如何飲茶?下面略加論述。 ??? 一、飲茶始于西漢 關于飲茶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壇,爭議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