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出好茶”,這是茶區人民長期從事茶葉生產的經驗總結。高山茶比平地茶好,內山茶比外山茶好,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如聞名全國的“黃山毛峰”、“霍山黃芽”都是產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質優異,深受廣大...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由屯綠炒青吸收珠茶制法技術發展創制而成,三百年前已有盛名。后曾斷產,1956年方恢復生產。火青的干特別精湛,是目前其他炒青類綠茶炒干技術無法相比的;火青制造技術之精華在于炭火干。古有詩云:“摘來...
1、簡袋保存:取無毒無味無隙的塑料食品袋,將干燥的茶葉用軟白紙包好裝入塑料袋中,排出空氣,封好袋口,放入干燥、無味、密閉的鐵筒內,并在筒中放一截草紙包裹的木炭或干燥劑即可。2、瓷壇保存:用干燥、無味、無裂縫的瓷壇,將...
分戶生產農戶一天采摘的鮮葉往往不足以一次炒干成形,半成品茶壞攤放兩、三天待葉足干出鍋,更使干茶色澤黃褐,茶湯暗黃,不符合目前消費者普遍要求的“清湯綠葉”標準。制茶勞動強度極大,費工費時,浪費柴炭。為了解決這個問...
涌溪火青茶制造工序分殺青、揉捻、炒頭坯、復揉、炒二坯、攤放、掰老鍋、分篩等工序。全程約20小時左右。殺青:用直徑46厘米的桶鍋,鍋溫140-1600C 左右,投葉量1.5-2公斤。殺青時間6-7分鐘,殺青程度要掌握適當偏嫩,殺青葉不能...
涌溪火青茶產于皖南涇縣黃田鄉涌溪,生產歷史已有五百余載,曾為歷朝之貢茶,現為饋贈之佳品;產地風景秀麗,層巒疊嶂,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常年云霧繚繞,泉水潺潺。鮮茶葉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標準,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聲...
1、簡袋保存:取無毒無味無隙的塑料食品袋,將干燥的茶葉用軟白紙包好裝入塑料袋中,排出空氣,封好袋口,放入干燥、無味、密閉的鐵筒內,并在筒中放一截草紙包裹的木炭或干燥劑即可。 2、瓷壇保存:用干燥、無味、無裂縫的瓷壇,...
涌溪火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外形腰圓,緊結重實,色澤墨綠,油潤顯毫;香氣濃郁,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爽耐泡;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整齊成朵。干茶落杯叮當有聲,沸水中泡茶粒慢慢舒展,在杯中宛如蓓蕾初放,逐漸變成朵朵初開的蘭茶...
涌溪火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正品火青外形腰圓(茶友們可以把干茶圖放大看,火青和珠茶、龍珠等其它顆粒形茶最顯著的區別就是火青是“腰圓”通俗說就是像腰子),緊結重實,色澤墨綠,油潤顯毫,白毫隱伏,毫光顯露,形如珠粒,落杯有聲...
保護地域編輯中國針形茶的鼻祖——“桐廬雪水云綠茶”有了自己的原產地保護地域。該縣人民政府已經專門下發相關文件,首次對當地名茶“雪水云綠”的產地區域進行了細致劃分。“桐廬雪水云綠茶”自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