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歌向“十二月采茶歌”過渡:起初采茶歌是一節一節小曲,比如 “春日采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后來逐漸發展為 “采茶歌聯唱”, 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采茶......。”也就是“十二月采茶歌”。
“十二月采茶歌”向采茶燈過渡:“十二月采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彩行列,成為“采茶燈”, 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采茶”。這種“采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戲邁了一步。
采茶燈向采茶戲過渡:明朝,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采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采茶為內容的節目。分旦角、丑角,這種采茶燈的演出已是采茶戲的雛型了。后來不斷增加新的內容,用采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弦伴奏,統名為“采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