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屬半發酵茶類,因其初制過程獨特的做青工藝而區別于其它的茶類,并形成香高味醇的獨特品質,是我國茶葉寶庫中一顆璀燦的明
茶禁[Tea prohibition decree] 有關茶葉產、制、運、銷的各種禁令和限制。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蜀茶舊無榷禁,熙寧
茶引法[Tea certificate decree] 亦稱賣引法、長短引法,或簡稱引法。宋代茶法之一。蔡京于崇寧四年(1105年)創立。商人于京師都
減引添課法[Tax increment decree] 元代江西推行的增加茶稅方法之一。延祐五年(1318),敕江西茶運司,歲課以二十五萬錠為額。攤
茶市(2)[Tea market] 茶葉貿易的市場,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經濟繁榮的城鎮。茶市的記戴,最早見于西漢王褒《僮約》:武陽買茶。表
整理茶葉辦法并檢驗條例[Tea inspection regulation]民國后制定的第一份整頓、檢查出口外銷茶葉的辦法和條例。1914年由張謇主持
急程茶[Urgent tea] 唐代限期送入京師的貢茶。唐設貢焙于湖常二州相界的顧渚,其貢茶規定須于清明前飛騎送至京城長安。唐代李郢
本錢[Advance payment] 宋初榷茶山場付給茶農的預購定金。宋初在東南地區實行榷茶,設六榷務十三山場負責茶葉的專買專賣。園戶生
長引[Long certification] 茶引之一。宋崇寧四年(1105),蔡京推行茶引法,發行兩種茶引:長引,限一年,可行銷外路;短引,限一季
茶引[Tea trade certification] 亦稱茶券。宋以后歷代官府發給茶商運銷茶葉的憑證。北宋熙寧七年(1074)榷川茶,令茶商于官場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