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遠古時期,老百姓就已發現和利用茶樹,如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國巴蜀就有以茶葉為“貢品”的記載。...
?寺院茶道的興起,最初起源于僧人們的坐禪。僧人們坐禪時晚上不吃齋,又需要清醒的頭腦、集中精力,所以飲茶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辦法。佛教的發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發源地是中國。當佛教傳入中國后,在寺院中還未有飲茶之風。...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
唐代陸羽《茶經》稱"茶之飲,發乎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中國是發現與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茶樹原產于中國的西南部,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著樹齡達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樹。四...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于巴蜀,其后向東部和南部...
中國是茶的祖國,中國人最先發現和利用茶。世界各種語言中的“茶”,均從中國對外貿易港口所在第廣東、福建一些地區“茶”的方言音譯轉變而來。在中國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個,“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
??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說,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
唐代的制茶方法如欲窺中國制茶技術演進的全貌,從歷代的茶書探索,即可得一完整的概念。唐朝以前因無專論的茶書,關于茶的總總,約只限于文人的吟詠,而對其基本認識則文獻闕闕,故難以考證漢、魏、六朝制法究為如何?,不過由茶經第...
中國茶葉對外貿易,有1500余年歷史,大體可分四個貿易時期: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銷。中國茶葉最早輸出在公元473-476年間,由土耳其商人來我國西北邊境以物易茶,被認為是最早記錄。 唐代,於...
⑴茶字的由來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于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